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简称OCHA)成立于1998年,在纽约和
日内瓦设有总部,全球下设区域、次区域、国家级等35个办公室。将近1900名任职人员。OCHA通过整体协调、政策导向、咨询建议、信息管理和人道主义资金援助等方面行使其协调人道主义事务的职责。
宗旨职能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是
联合国秘书处的一部分,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与各个政府部门、政府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合作以确保各个部门能在协调一致的框架内更有效发挥其作用。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宗旨是协调联合国在人道主义危机方面的援助,动员和协调国际社会的共同的努力,特别是联合国机构,以协调统一的、及时的行动来满足那些置身于痛苦中的人们和灾难中物质被破坏以及紧急状况的需要。这包括减少脆弱性,促进找到造成事实的根源的解决方法以及帮助从救济到恢复重建和发展的平稳过渡。其使命可归纳为三点:第一,协调国际人道主义回应;第二,为人道主义社区在政策发展方面提供支持;第三,宣传人道主义观点,替受害者说话,保证广大人道主义社区的观点和顾虑在恢复与和平建设的努力中被反映出来。
其主要职能如下:消除由灾害或冲突引起的人类困苦;推进备灾和减灾工作;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国际援助;确保受灾害或冲突影响的人群找到应对挑战的可持续渠道;宣扬人道主义权利。
发展历程
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861号决议,设立救灾协调专员(Disaster Relief Coordinator)一职,并在日内瓦成立了联合国救灾协调员办公室;1991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46/182决议,旨在加强联合国应对紧急状况和自然灾难的人道主义救援的协调能力;将应急救灾协调员作为联络员,专门负责人道主义紧急事务,设立了机构间常务委员会(Inter-Agency Standing Committee),联合呼吁程序(Consolidated Appeal Process)以及中央应急流转资金(Central Emergency Revolving Fund)作为协调机制及手段;联合国秘书长指派应急救灾协调员为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副秘书长(Under-Secretary-General),并在纽约和日内瓦设立办公室,为USG提供机构支持。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设立了人道主义事务部;1998年,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被改组为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它的权责得到扩充,加入了对人道主义应对、发展和诉求的协调功能;2005年,联合国秘书长计划了一系列人道主义改革,确保更好发挥UNOCHA在国际人道主义应急体系的预见性、责任与合作关系;2006年,CERF获得4亿5千万捐助款,并改名为中央应急响应基金(Central Emergency Response Fund,CERF);2009年,联合国大会将每年8月19日设为世界人道主义日,通过这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公众对人道主义援助行动的理解与认知;2010年,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 “联合呼吁”价值7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帮助12个易受灾国的国民。海地地震后,迅速启动了15亿美元的“紧急呼吁”行动。
运行机制
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在紧急救济协调员(Emergency Relief Coordinator)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紧急救济协调员负责督察所有需要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的紧急情况,并承担所有政府部门、政府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救济活动的总联络人角色。紧急救济协调员由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担任,由一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协助工作,该助理秘书长担任副紧急救济协调员并主管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
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处理危机的一般程序是:
在联合国层面:先由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ited Nations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Coordination Team,简称UNDAC)对灾害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联合国国际搜救顾问小组(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简称INSARAG)指导方针开展搜寻和救援,视必要动员受灾国家民事—军队部门配合以及后勤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涉及人道主义应对机构的信息渠道开展计划、应对协调和宣传工作。
在国家层面:紧急救济协调员可指定1名人道主义协调员,与受灾国家政府、有关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受灾地区充分合作,确保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
UNDAC成立于1993年,目前有来自76个参与国的200名国家应急管理人员、OCHA和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16个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人员构成。UNDAC系统由三个小组构成,分别是欧洲-非洲-东亚组、美洲(包括加勒比)组、亚太组。UNDAC是国际突发紧急事件应急系统的组成部分。旨在协助联合国和受灾政府,在突发灾害发生第一阶段给国际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国家层面或突发事件现场协调紧急救援工作。重大突发性灾害发生时,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将行使其联合国机构职能,召集并协调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在接到请求后的12-48小时内免费向灾区派遣工作组,参与到联合国行动中。而协调队系统也通过国家24小时启动中心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当地代表处实现在成员国启动紧急响应。
UNDAC还应邀承担灾害应急准备的职责,评估国家和区域灾害应急预案。UNDAC由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应急工作现场协调支持处管理。
INSARAG是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下的分支,实际上是在联合国框架下的一个政府间网络,主要协调各国城市搜救以及有关灾害应急的事务,为国际救援队信息交换提供平台、制定搜救标准、促进救援国际合作、创建救援理论和方法。INSARAG由三个地区组组成:欧洲/非洲组、亚太组及美洲组。亚太地区组包括中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8个国家,每个地区组有一名主席,任期一年,一年任期结束后,原主席则继任副主席一年。
援助资金
人道主义危机发生后,由人道主义办公室管理下的共享基金可以立即为救援工作提供资金支持。这种共享基金共分三种:一类为中央紧急响应基金(CERF);第二类为普通人道主义基金(CHFs);第三类为紧急响应基金(ERFs)。这些基金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可提供食物、水和避难所等资金支持,还可为避难所内出生的婴儿提供可维持生命的营养品和医疗服务,以及向那些在紧急灾害中挣扎的人们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
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从联合国正常预算得到的资金非常有限,大部分资金仍要靠联合国成员国以及非政府机构的自愿捐款。大部分的人道主义援助资金由成员国提供,而私人部门提供的援助资金也在逐渐增加。超过120个国家和私人部门向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捐赠人道主义援助资金。
自然灾害发生后,联合国驻地协调员或者人道主义协调员可以就优先行动或救人活动立即向中央紧急响应基金提出申请,在设有普通人道主义基金或紧急响应基金的国家,联合国驻地协调可以立即就一致同意的优先活动发放资金。在场的人道主义救援人员决定拯救生命的优先活动,并形成报告提交到成员国和其他合作伙伴以筹资。通常,有两类呼吁,一类为联合呼吁,每年度为有人道主义需求的国家提出;另一类为紧急呼吁,在诸如洪水、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发生时提出。中央紧急响应资金、普通人道主义基金和应急响应基金等所有基金信息均记录在经费跟踪服务数据库(FTS)中。
OCHA协调各类诉求事件并管理经费跟踪服务数据库。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对资金的管理确保基金可以迅速投入到有人道主义需要的地方。基金的使用程序保证了人道主义行动的协调性,同时对基金流向的跟踪也增加了透明度。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与成员国和私营部门共同为中央紧急响应基金等筹资。
合作情况
2006年3月9日,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中央紧急应对基金(CERF)正式启动,为表示对多边人道主义事务的支持,中国政府正式认捐了100万美元,并分两批于2007年和2008年支付。
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多年来一直关注、支持中国的救灾减灾工作,在有关框架下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合作。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后,该机构动员和组织国际社会向灾区捐赠款物合计6,330万美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中央紧急应对基金提供了总额为80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通过联合国机构分配),用于支持我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2006年11月,OCHA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访问减灾中心。
(二)2009年4月,联合国副秘书长、紧急救济协调员约翰·霍尔姆斯应商务部邀请来华访问,回良玉副总理会见了霍一行,民政部李立国副部长陪同会见,此外,李立国副部长在民政部同霍尔姆斯进行了工作会谈。
(三)2009年5月21日,霍尔姆斯致函张业遂大使,总结其4月份访华情况,提出希望进一步加强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同中国政府的合作,并提出希望联合民政部主办民事—军队人道主义响应协作研讨会、中国政府主办人道主义政策国际研讨会等具体建议。
(四)2009年8月,减灾中心王薇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亚太地区人道主义伙伴关系和备灾、应灾及灾后重建研讨会”。
(五)2010年8月3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亚太区域办公室信息组组长Williams一行访问减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