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运动项目,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比赛用的弓箭,但
中国的传统弓箭,能见识的机会就极少了,更别说传统弓箭的制作了,如今在国内,依然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中国弓箭的,据我所知恐怕就只有1个人了。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海霞老师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位于
水务局宿舍内的“聚元号弓箭铺”,见到了“聚元号”今天的掌门人
杨福喜。
发展史
在他不大的工作室兼卧室里,满满当当都是弓箭的天地。架子上摆着弓和箭,墙上挂着弩、这边堆满工具的工作台、那边是烤弓用的煤气灶,有些材料实在放不下,就只能塞在后面那一个人勉强能睡觉的“卧室”里。
关于弓箭的历史,在常秉义编著的《中国古代发明》中这样论述:“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我国早在2万年前就出现了弓箭。在山西的
原平峙峪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现有加工精致的石箭镞,是用很薄的长石片制成,尖端锋利,器身的两端也十分锋利。”
今天的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历史上是一座弓箭大院。弓箭大院至少在明朝就已建立,而明朝时这里已有40多家制作、经营弓箭的店铺,生意也十分兴隆。随着火药的发明、枪炮的使用,弓箭等冷兵器的地位逐渐缩小。到了清朝,弓箭大院的弓箭铺还剩17家。当年这里是皇家御地,禁止任何闲杂人员入内。大院设有两个大门,一个在
东四南大街清真寺边上,称
南大门。一个在猪市大街上,称北大门,两个大门各有更房及护卫。弓箭大院内部由横3条、竖3条胡同构成,形成棋盘式建筑格局。这“张”大“棋盘”将“聚元”、“天元”、“广生”、“隆生”、“全顺斋”、“天顺成”、“德纪兴”等弓箭铺分成17家。这17家弓箭铺又是皇家御用兵工厂,隶属朝廷造币处管理,做出的弓箭均上缴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生活上由宫中定时按人数发放钱粮,所以从业者地位虽不很高,但其待遇却极丰厚,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杨福喜的祖父杨瑞林是镶蓝旗人,祖辈生活在弓箭大院。由于从事弓箭手艺的父亲去世太早,他18岁时就在堂兄的“全顺斋弓箭铺”里学手艺。由于生活的需要,再加上聪明好学,很快成了堂兄的得力助手。后来离开了堂兄的铺子,一直喜爱弓箭手艺的杨瑞林,产生了建立自己弓箭铺的想法,他相信,凭自己的手艺,再能有个铺子,不出几年,肯定能把买卖做得像模像样的。
就在杨瑞林在
东安市场摆水果摊子时,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临了,弓箭大院“聚元号”的一个老伙计来到杨瑞林面前。这个多年的老朋友,带来了一个喜讯:由于“聚元号”经营不善,现已无法维持,店掌柜决定将铺面变卖。
弓箭大院的“聚元号”是个历史悠久的老铺面,到今天已是第7代传人。由于朝廷的供养,店掌柜小王夫妇一直过着富裕的生活。平时衣食无忧,所以精力就都集中在吃、喝、玩、乐上,最后竟到了卖掉铺面的地步,并开出了40块大洋的价钱。40块大洋对于卖果品的杨瑞林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目。最后,妻子想到了让哥哥、杨瑞林的大舅子
冯瑞祥帮忙。
冯瑞祥从小就给
肃亲王当书童,不但学到了很多东西,还熟读了兵书战册。离开王府,凭着本事在军队里提升很快。收到求助信,冯瑞祥对这件事特重视,不仅从东北派副官亲自把钱送了过来,而且还帮助杨瑞林夫妻,把交接铺面的一系列事情全部处理完毕。
接过了“聚元号”,多年的梦想实现了,这回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干一番了。另外,杨瑞林盘下铺面后,他接到的是朝廷发下的最后一次银子,今后的生活,就全凭自己的本事闯练了。凭着多年在弓箭行的经验,又经过反复思考,杨瑞林决定增加经营品种,在原来只卖弓箭的基础上,再增加弩弓、旦弩、袖箭、匣箭、箭枪等品种,使经营面扩大、将买卖做活。杨瑞林还找来原“聚元号”留下来的两个老伙计。两个伙计中,一个是前清的老秀才,名叫沈六,手底下白活(做弓)是出类拔萃。另一个老伙计名叫周纪攀,他的画活(为弓做装饰)在弓箭大院里也是数一数二。仨人齐心合力,“聚元号”的名声也从此越叫越响。
渡过了创业初期的难关,“聚元号”开始了平稳的发展。可就在他们准备把买卖做得更大的时候,日本军队占领了北京。国家被侵略、人民受摧残,在日军的铁蹄下,老百姓的生活根本没有保证,这时期,“聚元号”也是入不敷出,几乎到了不能维持的地步。就在杨瑞林为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又得到了一个好心人的帮助。在北京,他有一个朋友,在贵族女子学校当老师。可巧,这位老师在学校组织了一支射箭队,射箭队使用的弓箭,全部由老师介绍到“聚元号”购买。这一笔不小的买卖,当时可给杨瑞林解了燃眉之急。之后,每当杨瑞林生活出现困难,这位老师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回送来2袋面、下回送来3袋米。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聚元号”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杨瑞林夫妇生有2子1女,女儿英年早逝,长子很早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家中的大事小情都参与;次子
杨文通一直跟随在父母身边,小时候因没钱上学,就一直在父亲身边学习弓箭手艺,心灵手巧的他,干出活儿来特别漂亮。
解放后,“聚元号”经营达到了鼎盛。
1951年,一个英国客户在“聚元号”订购一批弓箭。做好后按行内规矩,将未上弦的弓和弦,一同寄到了英国。谁也没想到,就在弓箭寄出一段时间后,
天津海关给“聚元号”发来传票。原来,英国客户诉“聚元号”寄去的弓没有上弦,无法使用。接到传票,大家对对方的无知感到可笑。年轻气盛的杨文通自告奋勇要前去理论一番。他当即带上家伙,坐车直奔天津。为了民族的利益和自尊,杨文通在法庭上毫无畏惧、据理力争。他当着各方人员,用了一个漂亮的“回头望月”,眨眼之间,弦便被上到了弓上,经过试射,性能非常好。而他变魔术一般的动作,得到在场人员的一阵掌声。那几个英国人,也急忙站起身来,向杨文通鞠躬表示歉意。
1958年北京搞起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为了打麻雀,不少人拥到“聚元号”买弩弓。现成的弩弓卖完了,没买着的都着急地等在门口不愿走,这边刚下料,那边就交钱,刷漆和装饰一概来不急了。为了把活儿赶出去,全家老少齐上阵,连喝水、吃饭都顾不上了。
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聚元号”并入了一个几十人的“体育用品合作联社”,不久杨瑞林便退了休。此后,杨文通带领着家人,将“聚元号”关于弓箭的技术、材料、销路,一同带入合作联社。
有一天,已是厂里顶梁柱的杨文通正在车间里忙,厂长急匆匆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上级领导”制作一张弓。杨先生从家里拿来上好的材料,精心做出弓胎,然后选出弹力最大的牛角片,勒在弓上,铺筋、烤弯儿时,热得汗流浃背,也全然不顾,还是一遍遍加工、一遍遍测量,直到自己感觉挺“地道”时,才停下来歇一歇。白活做完了,又在弓的正反两面画上了蝙蝠、粘上了花朵,并用传统画法画上了祝福的文字。历时40天,饱含心血的弓做完了。后来厂长告诉他:“你做的弓已经交到
毛主席手里了,毛主席非常喜欢。”听到厂长的话,杨先生激动地望着厂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过后,毛主席送来的钱杨先生没要,而是买了糖让全厂工人一同分享这幸福与光荣。
“文革”开始弓箭不能做了,厂子里杨家的8口都改了行,做起了乒乓球拍子、象棋、羽毛球。看到这种情况,杨先生非常失望,毅然离开了体育用品厂,另找个单位做起了木工。辗转了几处后,进了市水利局,多年后从这里退了休。
在杨文通夫妇几十年坎坷生活中,引以自豪与欣慰的是3个儿子已在磨练中长大成人,并已各自成家、生活安稳。更让他们满足的,是那小儿子杨福喜从小到大,就好那弓箭。
杨福喜最小,也最聪明。聪明淘气的小福喜很爱玩儿,六七岁时就拿着爷爷给的小弓箭,和伙伴们来到邻家的后门,你拉弓、我射箭,玩儿起了射靶子的游戏。要说你不服也不行,让小家伙儿们佩服的是,每次“射箭比赛”,福喜哥总是得第一。
上中学后,杨福喜射箭玩儿的少了,帮家里干活多了。几年下来,就提前“出师”啦。没过几年,全家搬到
南池子大街。在一次大扫除的时候,父亲从床下拽出一个
工具箱,从里面找出雕翎、牛角等材料,并指着2个锛子对杨福喜说:“这2个锛子做弓时很好用。一个是你大爷的、一个是我的,这可是咱们的传家宝啊!”父亲的话杨福喜深深记在心里,并且有了自己的打算:锛子和弓箭都是传家宝,长大以后我也要学会做弓箭,把这些宝贝留下来。长大后杨福喜进了化工二厂。
进入90年代末,父亲就快退休了,出于怀念精心修复了2张弓,并把杨福喜叫到面前,一步不落地向杨福喜讲述了制弓工艺。此时,杨福喜不仅更加热爱传统弓箭,而且想得更多更远。因为除“聚元号”外,16家弓箭铺的手艺均已失传,而“聚元号”第9代传人,也只有父亲一位了。
杨福喜在工厂的第13个年头,厂内实行改革、人员进行调整。此时,杨福喜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厂。对他来说,实在不愿离开工作岗位,但传统弓箭手艺的继承已经比任何事都重要了,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家族的手艺继承下来,将“聚元号”重新振兴。
1998年初,《北京晚报》刊登一条消息,说的是西山有一射箭场在活动。看到这条消息,杨福喜便和父亲及两个堂兄赶到
八大处。几人来到射箭场,与这里的体委干部见了面。这位干部听说他们是传统弓箭世家,格外重视,使杨家一行备受鼓舞,下定了恢复“聚元号”的决心。于是杨福喜借来了房子、补充了材料,经过一番准备,6月6日这天与父亲一起,把摘下来40年的“聚元号”牌匾,重新挂了起来。
几经周折,杨福喜开始了新一轮的艰苦创业。做弓箭需要材料,其中雕翎、牛角等已经很难找到了。就拿竹子来说,听说
刘家窑有卖的,杨福喜就骑上自行车跑了过去,可转了3圈又转到了
马驹桥。从马驹桥又骑上车,先到
旧宫、再到
廊坊,又往
通州扎了下去。最后甭说竹子,就连竹劈儿都没找着。在家歇了两天,他出了
永定门直接奔了南苑,路过南苑机场时,路边的大爷告诉他,卖竹子的地方在
西红门。当他紧蹬慢蹬来到西红门路口时,跳下车来还问哪儿卖竹子呢,人家笑着说,你对面不就是卖竹子的吗。
父亲手中的弓箭接过来了,家族的手艺继承下来了,随着时间的推进,做出的弓箭越来越多。可就是因为信息不畅、无人知晓,一件件工艺品躺在屋里睡大觉。就在杨福喜苦恼时,他认识了中国射箭队总教练
徐开才,而徐老师又把香港的谢肃方带到了“聚元号”。两位研究弓箭的专家,不仅与杨福喜探讨了传统弓箭的各方面问题,而且还购买了弓箭,为杨福喜解决了大问题,并成了最好的朋友。另外,一位高校研究生将杨福喜及家族的事发在网上,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朋友。这样,不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弓箭的初衷达到了,那些睡觉的弓箭也都被爱好者们一抢而空了。大家对杨先生精湛的手艺佩服不已,同时盼望他做出更多的弓箭。
由于原材料的减少和国家的相关法律,虽然聚元号弓箭铺有三个学徒,每年最多也只能制作40~60张弓,其中不错的弓约30~40张,拉力一般在30~35磅之间。一张好弓的完成时间确实需要10~12个月左右。而且,每年聚元号弓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