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斯楼是福建
泉州市安溪西坪镇土楼,坐落于
西坪镇赤石村长坑角落。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已有600多年历史, 是福建省发现中最早、最为完好的土楼。2009年,聚斯楼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列入我国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溪聚斯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9048平方米,呈方形。外墙为生质夯土,勒脚和基座、前埕和天井为乱毛石铺筑(砌)而成。土墙内为回形三层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屋面为单檐歇山顶。 聚斯楼为土木结构,整体建筑由主体建筑、“虎牙”、池亭(丹池)、蜈蚣须护翼组成,三层建筑通高为10.2米,土墙长31.4米,宽31.2米,底部墙厚为1.85米,三层共72间。前大门门前设一个形似虎齿状石栏杆,即所称“虎牙”。大门之外还有一个方形莲花池。现存夯土墙为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造的,其内木构架经多次维修,保留清中期的风格。
入门顶层设有神龛,正厅上供“土地公”、中厅设置“观音殿”、后厅三楼“典宝间”、下厅有“益生堂”等。据介绍,“典宝间”记载着李氏与林氏交接的历史沿续,只有年满60岁的林氏男人才能进去查阅。“益生堂”是一间相传18代的中药店,看病、制药联在一体,在闽南、台湾声誉相当好。
赤石村村民林孝沃称,建楼的是他们的祖先林公孙——一名做茶叶生意的商人,当初的建设目的主要是防土匪和野兽。在2011年以前,这座土楼里一直有林氏子孙居住,解放后一度是村里的集体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