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对溶胶凝结能力大小常用凝结值来比较。凝结值指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凝结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mmol·L-1)。凝结值越小,凝结能力越大;反之,凝结能力越小。
溶胶的凝结是在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合并变大后从分散系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称为
聚沉。从外表来看,凝结表现为溶液颜色的改变以及澄清变为浑浊,最后析出沉淀。
促使
溶胶凝结的因素很多,如溶胶的浓度过大,长时间加热以及加入电解质等。其中加入电解质是促使溶胶凝结的主要方法。
在溶胶中加入强电解质后,由于反离子的浓度增大,被电位离子吸引进入吸附层的反离子就会增多,于是中和了胶粒的电荷,胶粒就失去了静电相斥的保护作用。同时,加入的电解质离子具有很强的
溶剂化作用,破坏了胶粒的溶剂化膜。因而在碰撞的过程中胶粒合并变大,最后发生沉淀。
电解质的负离子对正溶胶起凝结作用,正离子对负溶胶起凝结作用。凝结能力随凝结价数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这一规律称为舒尔策-哈代(Schulze-Hardy)规则。例如,对负电性的As2S3溶胶,电解质中起凝结作用的主要是正离子,且正离子价数越高,电解质的凝结越强,如AlCl3、MgCl2、NaCl三者的凝结值之比分别为:
这种顺序称为
感胶离子序。感胶离子序与离子水化半径的顺序恰好相反。因为同族中同价离子的半径越小,电荷越集中,离子的水化程度越大,即水化半径越大,凝结值越大,凝结能力越小。
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明矾[KAl(SO4)2·12H2O]净水。明矾溶于水后,形成而使水净化。天然水的悬浮粒子(硅酸等)一般带负电荷,也能与Al(OH)3溶胶的胶粒相互吸引发生凝结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