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磁介质是磁选机中捕获弱磁性矿物的结构体,是
强磁选机的一个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之一,强磁选机的聚磁介质一般使用间隔充填的齿板介质、间隔充填的圆棒介质、紧密充填的球形介质、紧密充填的网状介质、紧密充填的钢毛介质,而常用在选矿中的聚磁介质是间隔充填的圆棒介质和紧密充填的网状介质。聚磁介质的作用,就是将磁选机磁路中选别空间的均匀磁场变成高梯度的非均匀磁场,以满足磁选对导磁性矿物的捕捉要求。
聚磁介质的分类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
强磁选机发展过程中,强调通过提高磁场强度来改善弱磁性矿物的分选效果,为此在传统“C”形铁轭电磁体的磁极间采用充填率高的钢球介质及齿板型介质作为聚磁介质。在琼斯发现并指出磁场梯度的重要性之前,磁场梯度的重大意义还未得到真正的认可,直到科姆将纤维状不锈
导磁材料钢毛作为聚磁介质引入磁选领域,强磁选技术的发展重心才由单一追求磁场强度的提高转向如何获得高磁场梯度的技术领域。此后的研究过程中,根据被处理物料的性质差异及实际分选需要,高梯度聚磁介质已有钢毛介质、网介质、不同截面形状的棒介质及不同形式的组合介质等多种形式介质投入使用,已投入生产实践的聚磁介质类型见下表。
聚磁介质材质
聚磁介质作为
高梯度磁选机中捕获弱磁性矿物的结构体,其材质对分选空间磁场特性、分选效果及介质使用寿命等均构成影响。无论是钢毛介质、网介质还是棒介质,在应用中主要由铁基
软磁材料如纯铁、低碳钢、铁素体导磁不锈钢、铁钴合金等原材料制作而成,其中以铁素体导磁不锈钢的应用最为广泛。聚磁介质材质的选取或改进通常综合考虑材料各方面的物理属性及介质生产与加工成本,新聚磁介质材质的研究通常以铁基材料为基体,根据预期性能添加特定元素或改变特定元素的含量而展开。
据文献报道,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所用不锈钢钢毛材质经分析为含铬导磁不锈钢,其具有耐腐蚀性良好、强度高、产生的磁场梯度大等特点。
国内高梯度聚磁介质的研发应用比国外推迟了约 10 a。
长沙矿冶研究院于 1978 年首先研制出国内第一代不锈导磁钢毛及钢板网介质。此后,上海钢铁研究所、大连钢厂研究所及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分别研制了非晶态合金钢毛,其磁导率、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方面较之早期钢毛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在腐蚀性强的条件下,比 SUS430 不锈钢更为实用。陕西钢铁研究所、上海钢铁研究所研制出了新型导磁
不锈钢板网介质,其钢号为 16CrFe,成分为含碳 0. 01%,含锰 0. 15%,含铬 16. 17%,含铁 83. 59%,其他元素含量总计 0. 08%。此不锈钢具有加工方便不易断、导磁性能良好、矫顽力小( Hc=0. 033 kA/m)的优点。
聚磁介质形状
已有诸多形状的聚磁介质被应用,其中常见形状有齿板型、钢毛状(丝状)、编织网和钢板网状、棒状等。介质形状对其周围磁场分布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介质磁化未达饱和状态时,其表面棱角越明显、相对尺寸越小,产生的磁场梯度越高。按磁场梯度大小对不同形状介质的排序大体为钢毛 > 编织网和钢板网 > 棒状 > 齿板。考虑到介质形状对矿浆的流动阻力、单位容积内的捕收面积及清洗冲刷效果等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分选物料应选取适当形状及尺寸的介质。
王常任等针对钢毛状介质机械捕获率大、易堵塞、分离精度低的不足曾开发了一种 BW 型磁介质,其形状为钢丝,表面设置许多尖刺,从而增大介质表面磁场梯度。通过对低品位黑钨矿泥的分选效果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应用设置了尖刺的钢毛介质的磁选机的精矿 WO3品位比无刺钢毛磁选机的精矿 WO3品位高 1 倍左右,回收率仅低 3 个百分点;对高岭土的除铁效果对比研究表明,两种介质均可生产合格产品,但使用 BW 介质的磁性产品产率高出 27 ~30 个百分点。
翟宏新对介质断面形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截面面积相当的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及八边形钢毛介质中,三角形与矩形断面的介质磁力跌落较快,即梯度较大,并且磁力作用深度相近。考虑到有效捕集面积,其采用矩形钢毛制作成了立栅式聚磁介质,较之以往,钢毛聚磁介质堵塞情况有所改善。
聚磁介质磁场特性
关于聚磁介质的磁场特性研究主要以齿板型、钢毛型和棒型介质为主展开。高明炜、徐建民利用保角变换法并借助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参数的齿板气隙中的磁场强度、磁场梯度和磁场力的分布情况,并针对齿板参数的变化对磁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杨龙采用复变函数解析法得到齿板磁场的磁场强度、梯度和比磁力的函数表达式,并对齿板磁极的几种组合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几种组合的磁极均可达到同一数量级的比磁力。王常任、连相泉对常规齿板气隙空间的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将齿尖与齿谷附近气隙磁场定义为捕获区和非捕获区,并指出磁性颗粒流失主要发生在齿谷附近,针对此情况分别对齿板形状提出了改进方案。
对齿板介质的研究与改进在 20 世纪 80 年代较为集中,进入 21 世纪后,齿板型介质磁场特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虽不多见,但仍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对以往文献中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给出详尽的分析。徐建成、徐建民曾对几篇关于齿尖磁极相对磁场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再次推敲,认为这几篇文献在运用保角变换法求解磁场过程中,存在保角变换方法使用不当、磁场计算公式缺项及求解磁场方法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以此提醒研究人员要全面掌握有关理论,并提高运用能力,唯此方可正确地求解磁场问题,从而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聚磁介质捕集机理
伴随着高梯度磁选技术应用的扩展,国内外学者对高梯度磁选捕集机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以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围绕丝状介质对颗粒的捕集机理而展开。早期由研究聚磁介质与磁性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着手,Oberteuffer曾利用一个被分选的球形颗粒与圆柱棒状磁介质体系进行了磁力的计算,Watson在双极坐标系中对单棒单颗粒体系也推 导 出 了 磁 力 计 算 式。 进 而,J. Svoboda 和V. E. Ross计算了磁介质对矿物颗粒的捕集效率,并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主要受到磁力和流体力影响。G. Dobby 和 J. A. Finch在科姆 - 马斯顿型高梯度磁选机中针对颗粒粒度、磁化率、磁场强度、流速和介质负荷等参数对捕集效果的影响,通过回归试验建立了颗粒捕集经验模型。
自从 Bean 提出颗粒运动轨迹模型概念后,颗粒捕集轨迹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经过 Watson和R. Gerber等人的完善,推导出了单丝介质捕集颗粒的运动轨迹方程,与此同时还提出了“磁速度”的概念,并将磁速度与矿浆流速的比值作为颗粒捕获的判断依据。然而运动轨迹模型仅能定性地了解磁性颗粒、介质磁场特性对捕集过程的影响,还不能反映磁性颗粒在磁介质上吸附聚集的过程。基于此,Lubor-sky 和 Drummond在颗粒运动轨迹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单丝介质上颗粒的聚集理论,Cowen的研究则进一步丰富了聚集理论模型。1979 年 Nesst 建立了磁性颗粒在单丝钢毛上聚集的精细模型,推导出了聚磁介质上颗粒聚集的满载荷条件方程并利用载荷数探讨了赤铁矿的回收粒度下限。此后Friedlamder用显微录像系统成功地摄取了纯磷酸锰(Mn2P2O7)细粒在单根镍丝上的聚集图像,进而证实了 Nesst 聚集模型的正确性。A. A. Stadtmuller 等人提出了用滞留模型来研究颗粒的聚集状态。在单丝聚集模型的基础上,Briss 等人对多丝介质的捕集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颗粒捕集的层流模型。以往对单丝及多丝介质捕集磁性颗粒所建立的各种理论及经验模型虽在一定程度上对
颗粒捕集机理进行了阐释,但对于数量众多的聚磁介质单元对磁场的交互影响、引起的矿浆流态变化及对颗粒捕捉的情况,其数学复杂性难以通过数学表达式来概括。而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日渐成熟,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将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到高梯度捕集机理的研究过程中。通过仿真模拟将颗粒运动轨迹、介质表面磁场分布、流体场分布及多耦合场下的捕集效果以模拟图的形式直观体现,对有效了解磁性颗粒捕集过程及改善捕集效果颇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