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肃(拼音:sù),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引申指庄重、威严,又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
字源演变
会意字。西周金文作从𦘒(niè)从字形A,𦘒为手持巾擦拭状,字形A即𣶒(yuān)),像蓄水之渊潭,二者结合以临渊擦拭战战兢兢会“执事振敬”意。春秋时渊潭的两边加了大框,内加水滴,突出其封闭、蓄水特征。战国时𣶒或简化作字形B,或草书作字形C,构意不变。《说文》古文易𣶒为心、卪(jié,甲文作跪跽人形D),人跪跽而擦拭,心有所戒惧,与擦拭于𣶒上取意相合。 《古文四声韵》所载《说文》心作字形E,乃字形F之讹。 《说文》:“从𦘒在𣶒上。”楷书作肃,是笔意、笔势变化的结合。简体作肃,是记号字,来自晋代以后的草书。隶变时,尚出现有字形GHIJK等,皆未取得正体地位。或作L,俗体。 《说文》本义为做事振奋、恭敬。王孙钟:“肃悊(哲)圣武。”𦅫镈:“肃肃义政。”谓恭敬其法度也。引申指庄重、威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从者肃而宽。”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臣肃敬不敢敝其主。” 《包山楚简》 2.174 “肃王”,即楚肃王,肃为谥号,亦此义。引申亦指冷峻、肃杀、清除等。通“夙”,早。晋陆机《赠颜交趾公真诗》:“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通“速”,急,疾。《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持事振敬也。从𦘒在𣶒上,战战兢兢也。𦘛,古文肃从心从卪。息逐切
【注释】䏋、𢙻,亦古文肃。 文三 重三
说文解字注
持事振敬也。
《广韵》:恭也,敬也,戒也,进也,疾也。按训进者,羞之假借。训疾者,速之假借。皆见礼。
从𦘒在𣶒上。
会意。
战战兢兢也。
引诗说从𣶒之意也。息逐切。三部。
古文肃从心卪。
圣𨔶节,次守节,下失节。故从卪。
康熙字典
《唐韵》息逐切。《集韵》《韵会》息六切。《正韵》蘇谷切,𠀤音宿。《说文》:持事振敬也。从聿在𣶒上,战战兢兢也。《广韵》:恭也,敬也,戒也。《书·太甲》:社稷宗庙,罔不祗肃。传:肃,严也。言能严敬鬼神而远之。
又《洪范》:恭作肃。疏:貌能恭,则心肃敬也。《礼·玉藻》:色容厉肃。疏:厉,严也。肃,威也。
又《尔雅·释言》:肃雝,声也。
又缩也。《诗·豳风》:九月肃霜。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礼·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注:谓枝叶缩栗。
又《尔雅·释诂》:进也。《诗·大雅》:民有肃心,荓云不逮。笺:肃,进也。《礼·曲礼》: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注:肃,进也。进客谓道之。
又《左传·成十六年》:为事之故,敢肃使者。注:肃,手至地,若今撎。《礼·少仪》: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注:肃拜,拜低头也。《周礼·春官·大祝》:辨九𢷎,九曰肃𢷎。注: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
又急也。《礼·礼运》:𠛬肃而俗敝,则法无常。疏:肃,骏急也。《淮南子·本经训》:肃而不悖。注:肃,急也。虽急,不促悖。
又《尔雅·释训》:肃肃,敬也。又:肃肃,恭也。
又《诗·周南》:肃肃兔𥁕。朱注:肃肃,整饬貌。
又《诗·小雅》: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笺:肃肃,严正之貌。
又《诗·召南》:肃肃宵征。传:肃肃,疾貌。
又《诗·唐风》:肃肃鸨羽。传:肃肃,鸨羽声。
又姓。汉鴈门太守肃祥。
又《諡法》: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
又国名。《左传·昭九年》:肃愼,燕亳,吾北土也。
又《书序》:肃愼来贺。《山海经》:肃愼之国,在白民北。
又州名。《韵会》:古月支国地,汉置酒泉郡,後魏以酒泉为甘州,随分福禄县置肃州。
又马名。《左传·定三年》:唐成公如楚,有两肃爽马,子常欲之。注:肃爽,骏马名。
又通作宿。《仪礼·特牲馈食礼》:乃宿尸。注:宿,进也。《礼·祭统》:宫宰宿夫人。注:宿,戒也。
又《集韵》:所六切,音缩,鸟飞。同䎘。
又《字汇补》:先妙切,音啸。敬也。《释名》:箫,肃也,其音肃肃然而淸也。
又《韵补》:叶音瑟。陆机诗:羁旅远游宦,托身承华侧。抚劒遵铜辇,振缨尽祇肃。《韵会》:古凡夙音,多读如息。尚书肃愼氏,史记作息愼。草疏宿菜,幽州人谓之息菜。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音韵集汇
(音韵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07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