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汉语词语,拼音是sù qīng,意思是指清除;消灭干净。
释义
(1) [get rid of;eradicate]∶完全清除
肃清贪污
(2) [peace and tranquility]∶清平;太平
八方肃清,上下无事
(3) [desolate]∶冷清
冬夜肃清
出处
《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例句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
《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晋
陆机 《
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
唐
柳宗元 《故叔父殿中
侍御史府君墓版》:“初公元兄以纯深之行,端直之德,名闻于天下,官至侍御史;持斧登朝,宪章肃清。”
明
宋濂 《邹氏复姓孙氏序》:“ 大明 受命,四海肃清。”
2、谓完全削平。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
师不逾时, 梁 益 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颡降阙。”
《北齐书·王紘传》:“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 陈 而已。”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二折:“若不是 汉 三杰尽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肃清海内?”
明
施耐庵《
水浒》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小可分兵攻打,务要肃清山寨,扫尽
水洼,擒获众贼,拆毁巢穴。
3、犹整顿。
《通典·职官十五》:“ 开元 元年,改 雍州 为
京兆府 ,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
《元典章·礼部四·儒学》:“吏民往往不循礼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
4、指清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迓一元之来复,庆万物以更新,洒扫庭除,肃清家庙。”
徐迟 《精神分析》:“马路是这样被打扫更是这样被肃清的。”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臣昨治 济南 ,最为烦剧,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
内黄大盗》:“ 大名 素称逋薮,民情强悍,与 内黄 毘连,凡盗案出,恒彼此为窜逃。年终两省会剿一次,为肃清之计。”
毛泽东 《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八:“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郑小蔫 告诉 小钢炮 ,后续部队已经进来,正在肃清残敌。”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刘禹锡 《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7、犹冷静;冷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潘岳 《
寡妇赋》:“奉灵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殡宫已肃清,
松柏转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