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连响
湖北省利川市传统舞蹈
肉连响,湖北省利川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肉连响是一种少数民族地方舞蹈,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利川市的都亭、汪营、南坪一带。肉连响起源时代无详考,据本地民间艺人介绍,肉连响源自早期的乞讨艺术“泥神道”。
民国时期,利川城区及一些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常有一些人在寒冬腊月,赤裸上身,头上、身上、脸上涂满稀泥,双手拍打,沿街行乞,被称为“泥神道”。
由于“泥神道”动作简单,又能健身,群众便不自觉地学习和模仿。当地民间艺人吴修富,青年时期学理发时看到师傅表演“泥神道”,便悉心模仿和研究,并融合了秧歌舞、耍耍、跳丧舞、连厢等民间舞蹈动作,并配上“莲花落”曲调进行表演,使舞蹈更加完美和充满情趣。
20世纪80年代,利川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与“泥神道”传承人吴修富等人,对传统“泥神道”进行挖掘加工整理,并配上“莲花落”的曲调,辅以锣鼓点子,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演绎成今天的群体健身舞——肉连响。
舞蹈特色
肉连响以独特的肢体表演为特色,演出过程中用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因而被称为“肉连响”。肉连响多由男子表演,场地大小不限。
肉连响表演风格奔放热烈,比起竹连厢来,更为明快张扬,腿上动作丰富,两边送胯幅度较大,腿部多颤。胯与肩和谐地扭动,拇指与中指用力弹搓和用舌头顶弹上腭发出清脆的响声,与手掌快速击额、肩、臂、肘、腿等部位发出的响声相配合,形成舞蹈节奏。
肉连响舞姿轻松活泼,舞蹈语汇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艺术性。一般为单人独舞,无音乐伴奏,靠自己拍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的响声为伴奏进行表演。表演者上半身赤裸无服饰,借助虚拟跳“竹连厢”的动作,表现各种动态。
舞蹈动作主要有“秧歌步”“穿掌吸腿跳”“颤步绕头转身”“扭身”“拧腰”“拍额”“颤动”“圆转”“顺拐”等。舞蹈语汇主要有“雪花盖顶”“喜竹盘根”“十六响”“十响”“八响”“七响”“四响”“三响”“穿花”“对打”“地盘子”“滚龙”等。
肉连响除手击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响声外,本无伴奏,最初演出时无唱腔和乐器伴奏,由艺人自编自唱,同时用舌头和手指弹动的声响伴奏,以增添舞蹈的欢乐气氛。后来又进一步加入了手铃、足铃、环铃、头铃等,声音清脆,节奏明快,给人以热烈活泼、诙谐的感受。在动作上讲究“圆转”,顺着拍击部位,不断地改变身体倾斜角度,舞姿欢快、流畅、潇洒、豪放、粗犷,充分体现艺人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肉连响中先后糅进了秧歌、竹莲湘等民间舞蹈动作,且相应配上了“莲花落”的曲调。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土家肉连响与利川灯歌、利川小曲一起,被誉为利川民族文化“三绝”。肉连响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成为土家族的“绝舞”,对于研究土家族人文传统具有重要价值。
传承状况
肉连响表演对动作的要求较高,习艺者不多,使得这一珍贵民间艺术传承链过于脆弱,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传承人物
吴修富,男,1928年10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肉连响。肉连响主要传承人吴修富潜心研习,几成绝活。其传授带徒200余人,多次被特邀组队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获得肉连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利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获得“肉连响”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00年8月,中央电视台采录吴修富表演的肉连响并播放。
2020年06月,文化和旅游部首度开展“云游非遗”全线上推广活动,本届“云游非遗·影像展”呈现了珍贵记录影像:《吴修富的肉连响》。
2021年4月28日,由共青团恩施州委主办,共青团利川市委等单位协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在利川市第五中学举行。活动中表演了舞蹈《千人齐跳肉连响》。
参考资料
肉连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吴修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4:3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