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尼鱼龙
鱼龙目秀尼鱼龙科生物
秀尼鱼龙属是鱼龙目萨斯特鱼龙科的一个属,学名Shonisaurus。秀尼鱼龙的化石是在1920年首次发现,发现于内华达州的大型沉积物里。30年后,它们的化石被挖掘出来,并且发现该沉积物有37个非常大型鱼龙类化石,它们后来被命名为秀尼鱼龙(Shonisaurus),意思为“来自休尼山脉的蜥蜴”,以该化石发现的地层组命名。
形态特征
秀尼鱼龙生存于晚三叠纪诺利阶。它们拥有鲸鱼外形的身体,与长而狭窄的口鼻部。牙齿只在长而尖的口鼻部末端出现。
发现历史
第一个发现的种是通俗秀尼鱼龙(S. popularis),在1984年成为内华达州的州化石。通俗秀尼鱼龙的挖掘是在1954年,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Charles Camp博士与Samuel Welles博士的带领下开挖,并由Camps持续挖掘到60年代。Charles Camp在1976年命名它们为通俗秀尼鱼龙。通俗秀尼鱼龙身长15米。
在1990年代,加拿大卑诗省发现了秀尼鱼龙第二个种,西卡秀尼鱼龙(S. sikanniensis),已证实身长达21米长,使得通俗秀尼鱼龙成为较小的种。西卡秀尼鱼龙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卑诗省东北部的Pardonet组,年代为三叠纪晚期的诺利阶模式标本大于通俗秀尼鱼龙,大约21米长。不同于通俗秀尼鱼龙,西卡尼秀尼鱼龙具有扇状肩胛骨、相当长的椎体。西卡尼秀尼鱼龙的发现,使秀尼鱼龙的地理分布与生存年代扩张到诺利阶中期的卑诗省。但在后面的研究中,西卡尼秀尼鱼龙被归入萨斯特鱼龙属,称为西卡尼萨斯特鱼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16:2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发现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