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序常(1930年10月12日—2023年12月6日),出生于贵州安顺。构造地质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肖序常主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研究。
人物生平
1930年10月12日,肖序常出生于贵州安顺。
1949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文学。
1952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到地质部直属的641地质队工作(甘肃白银厂),正式参加野外勘查工作。
1954年3月,被地质部调回北京;4月,在地质部地矿司有色金属处任职。
1986年4月—1988年5月,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3年12月6日10时30分,肖序常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肖序常先生遗体定于2023年12月8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火化。按照肖序常先生生前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肖序常于20世纪50年代参与评价白银厂外围小铁山多金属矿床;参与编著《中国大地构造图》及《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从事板块构造及蛇绿岩等研究,较早阐述祁连山蓝片岩高压变质带和建立中国完整的蛇绿岩剖面。提出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及其效应在时、空上不均衡性,具有“多阶段、多层次和多因素”控制。划分造山带构造演化—离散到碰撞造山7次主要过程,对造山带的重要标志—蛇绿岩作了动力学分类。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网站显示,肖序常先后发表论文约50余篇,出版专著7部。肖序常的代表作有《含铬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构造特征》《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新疆北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中亚古复合巨型缝合带南缘构造演化》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机制》等。
肖序常于20世纪80年代初及后期先后赴法国南特大学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地学系作短期访问学者及学术交流。
肖序常的论文《Ophiolites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gicance of the Tethy- Himalayas of China》被推选为世界地质大会100周年纪念大会(巴黎,1980)中国三个大会代表发言之一;论文《Tectonic evolution and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被推选为第三十届地质大会(北京,1996)中国两个代表发言之一。
人才培养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网站显示,肖序常先后培养硕士生7名,博士生5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肖序常担任过国际岩石圈委员会喜马拉雅地区委员会(CC-1)副主席。
个人生活
肖序常出世前的11天,父亲肖灿牺牲于北伐战争中的湖南战场。母亲黄伯芬带着肖序常及其大姐肖序容、二哥肖序刚、三姐肖序仪回到距离贵阳100公里左右的家乡安顺。
1952年中旬至1954年3月,肖序常在甘肃白银厂工作期间,工作认真努力,升任工区组、外围填图组组长,与第一任夫人周天厚建立了恋爱关系。之后两人于北京结婚,育有两女。
人物评价
肖序常毕业之初作为地质队员作为业务尖兵,奔向偏僻的角落为国家找矿,这个过程中,他与这个国家一起完成了成长。他始终能够站在更前沿的角度,接受世界地质学的信息和反馈,也让一个时代的世界地质学通过他来看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中国科学报》评)
肖序常是中国构造地质学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蛇绿岩与中国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青藏高原和中亚造山带区域大地构造,以及有关能源、矿产的勘查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评)
肖序常先生为人谦逊,淡泊名利,治学严谨。他一生献身于地质科学研究,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肖序常先生治丧办公室评)
人物影响
2020年10月24日—2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研究室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蛇绿岩与大地构造研究新成果与新进展学术报告会及座谈会。适值肖序常院士从事地质工作70周年,
翟裕生、
任纪舜、
高锐、
侯增谦、
丁林、
陈毓川、
郑绵平等多名院士以及与会专家发言,畅谈了肖序常院士的学术思想及其从事地质工作的一生,共同研讨了近年来中国蛇绿岩与造山带大地构造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与新进展。座谈会由构造地质研究室张进研究员主持,
沈其韩、
赵鹏大、
李廷栋、
许志琴、
杨文采、
莫宣学、
翟明国、
王成善、
杨经绥等院士也分别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此次学术活动的关注和对肖序常院士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