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汉语一级字,读作肘(zhǒu),其本意为上下臂相接处可以弯曲的部位。
字源演变
“肘”是会意字。小篆从肉(月),从寸(手),会上下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位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肘”。《说文·肉部》:“肘,臂节也。从肉,从寸。寸,手寸口也。”(肘,上肱与下臂之节。由肉、寸会意。寸,手的寸口。)
“肘”的本义为人的上下臂交接可以弯曲的部位。如《庄子·至乐》:“俄而柳(瘤)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意思是,左肘突然长出了肿瘤,这是滑介叔流露出吃惊和讨厌的样子。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肘【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陟柳切《韻會》陟肘切《正韻》止酉切,𠀤音帚。《說文》臂節也。从𠕎从寸。寸,手寸口也。《徐曰》寸口,手腕動脈處也。《詩·小雅·如矢斯棘箋》如人挾弓矢,戟其肘。《禮·玉藻》袂可以回肘。
又《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左傳·成二年》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
又《釋名》肘,注也。可隱注也。
又《正字通》爲人捉其肘而留之,亦曰肘。《後漢·孔融傳》欲命駕,數數被肘。《杜甫·遭田家泥飮美嚴中丞詩》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鄰叟。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又書名。《前漢·藝文志》彊弩將軍王圍肘法五卷。《抱朴子·地眞卷》崔文子肘後經。
又《韻會》一曰一肘二尺,一曰一尺五寸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集韻》或作䏔。通作𦡴。
说文解字
肘【卷四】【肉部】
臂節也。从肉从寸。寸,手寸口也。陟柳切
说文解字注
(肘)臂節也。厷與臂之節曰肘。股與脛之節曰厀。卪部曰。厀、脛頭卪也。其文法同也。肘、今江蘇俗語曰手臂掙注是也。深衣曰。胳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注云。肘當臂中爲節。臂骨上下各尺二寸。按上謂厷。下謂臂也。从肉寸。陟桺切。三部。寸、逗。手寸口。說從寸之意。謂從寸口至此爲一節也。此一節之中曰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