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肠:cháng ㄔㄤˊ。“肠”简化为“肠”。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肠,大小肠也。从肉、昜声。”。旭日升起阳光普照的样子是昜之范式。肉之传道相受盛变化所出是肠之范式。
字形源流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肠”。
现代释义
肠 cháng
〈名〉
(1) (形声。从肉,昜( 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2) 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 [intestine]。如:小肠;肥肠;香肠
(3) 内心,情怀 [heart]。如:心肠(用心;存心);肠肚(心思);肠荒(心慌意乱)
常用词组
1. 肠断 chángduàn [Very grieved] 喻非常悲痛
2. 肠穿孔 chángchuānkǒng [Intestinal perforation] 许多肠道疾病的一个共同并发症,肠壁组织坏死、薄弱、破溃,肠内容外溢,可有剧烈腹痛、板状腹、腹膜炎、休克等表现
3. 肠肥脑满 chángféi-nǎomǎn [Idle rich with a fair round belly and a swelled head] 大腹便便、肥头鼓脑的形象。也形容终日无所用心的庸夫。也叫脑满肠肥隐藏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肠【未集下】【肉部】康熙笔画:15画部外笔画:9画
《唐韵》直良切《集韵》《韵会》《正韵》仲良切,音长。《说文》大小肠,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肠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叠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小肠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肠,小肠,心肺府也。肠为心肺主,心为皮体主,故为两府也。《诗·大雅》自有肺肠。《书·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又《释名》畅也,言通畅胃气也。
又《博雅》详也。
又羊肠,太行山坂名。《战国策》赵闻之起兵临羊肠。《史记·赵世家》羊肠之西。《注》太行山坂通名。南属怀州,北属泽州。
又无肠,国名。《山海经》无肠之国,在深目东,其为人长而无肠。
又马肠,兽名。《山海经》讙举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马肠之物。《注》马肠,人面虎身,音如婴儿。
又鱼肠,劒名。见《三国蜀志》。
又草名。《博雅》鹿肠,蔘也。《又》马肠,亦草名,叶似桑。见《山海经·讙举之出注》。
又黄肠,椁名。《後汉·梁商传》赐黄肠玉匣。《注》以栢木黄心为椁也。
又《礼·仪志》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肠【卷四】【肉部】
大小肠也。从肉昜声。直良切
说文解字注
(肠)大小肠也。白虎通曰。大肠小肠、心之府也。心者、主礼。礼者、有分理。肠之大小相承受也。肠为胃纪。胃为脾府。心为支体主。故有两府。素问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按所引白虎通从颜氏急就篇注所引也。藏府古通偁。如周礼注五藏倂胃、旁光、大肠、小肠为九藏是也。从肉。昜声。直良切。十部。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6:38
目录
概述
字形源流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