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第三中学
肥城市重点中学
肥城市第三高级中学,位于肥城新城街道办事处古店社区以西,紧邻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春秋古城北。
学校简介
肥城市第三中学,学校原址在桃园镇驻地,2013年8月,整建制迁入,具体位置在龙山路148号。学校整体搬迁至新城后,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新校区占地180亩,建筑面积53000㎡,建有综合实验楼、三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两栋学生实验楼,同时学校建有篮球场、体育场、室内体育馆和食堂,建筑密度为11.25%,绿化面积为38717平方米,绿地率为35.78%。
师资力量
教职工26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1人,中级职称教师12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0人,研究生学历占比超过11%,教师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泰山功勋教师、泰山名师、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89人。
办学条件
学校建有一栋科技楼(含学术报告厅)、一栋新建实验楼、一栋综合艺术楼、三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两栋学生宿舍楼,同时建有体育馆、风雨操场和食堂。
办学特色
根据国家推进职普融合发展的政策,学校先行一步,积极推进职普融合发展,推行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分区、分层管理,加大师资转型和培养,深化职教高考政策研究,在“引进社会专业人才”上想办法,在“分层分区管理”上出实招,在“职教高考”上给舞台,使“夏季高考做大培强,全面开花;职教高考深挖潜力,雪中送花;艺体特长文专并举,锦上添花”,不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获奖与荣誉
多年来,学校秉持“德以致和,唯美达真”的校训,坚持“合作进取,勤思笃行”的校风、“身正垂范,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创新致远,好学唯真”的学风,努力打造“平安,向上,绿色,人文”校园,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高考质量红旗单位、泰安市文明校园、泰安市平安和谐校园、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泰安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68年,原名为肥城县桃园人民公社中学,1978年2月改名为肥城县第十二中学,1983年7月,改为肥城县第三中学,1992年肥城县撤县建市,学校改为肥城市第三中学,学校原址在桃园镇驻地,2013年8月,整建制迁入龙山路148号。
学校规模
学校现占地6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984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学生3300人,教职工265人,其中,专任教师246人,泰山名师4人,有高级教师44人,一级教师9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1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优质课执教者56名,参加研究生进修班等28人。
学校装备有物理实验室3口,化学实验室2口,生物实验室2口,多媒体教室1口,语音室1口,心理咨询室、学术报告厅、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均按国家标准配置。
校训校风
学校坚持“为师生生命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秉承“德以致和 唯美达真”的校训、“合作进取 勤思笃行”的校风、“身正垂范 博学善导”的教风、“创新致远 好学唯真”的学风,以“和美”为文化核心,以“两翼”思想为指导,建设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和高效教学“两张名片”,打造多元发展“三驾马车”,推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推进以目标达成为引领的课堂微环节优化研究,“三段五步”高效课堂不断深入完善,强化导师制,建设学习型学校,打造幸福教育,克服生源困难,连续多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未来目标
学校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崇尚诚信协作、进取创新,在“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文化精神中弘扬素质教育主旋律。学校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重师德、铸师魂、树师范、倡师风,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科管理、人际活动、现代技术等综合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达到了教书育人的新境界。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尊重的教育”,因人因材施教,用心用情育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获得全面的开发。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取得了显著成效。被上级评为“市级文明学校”、“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高考质量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新的时代赋予学校新的使命和新的机遇,以“让学生充分发展,让家长放心满意”为目标,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使我校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9 14:26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师资力量
办学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