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
汉语词汇
肩舆,汉语词汇,拼音是jiān yú,释义为轿子;抬着轿子;乘坐轿子。
引证解释
1、亦作“ 肩轝 ”。亦作“ 肩舁 ”。轿子。
《晋书·王导传》:“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
唐 白居易 《东归》诗:“翩翩平肩舁,中有醉老夫。”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荆公 道:‘要往 江宁 ,欲觅肩舆一乘,或骡或马三匹,即刻便行。’”
《明史·万象春传》:“太后父,衰白封,始赐肩舆。”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一:“我只记得我们走旱路的时候,母亲乘着肩舆,我们兄弟两人是一人坐一个箩兜被一人担着。”
2、抬着轿子。谓乘坐轿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谢中郎 是 王蓝田 女婿,尝著白纶布,肩舆径至 扬州 听事。”
新唐书·李叔明传》:“﹝ 叔明 ﹞后朝京师,以病足,赐锦辇,令宦士肩舁以见。”
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五》:“帝举族出 封丘门 ,肩轝至野。”
宋 欧阳修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公益病,又求知 颍州 ,肩舁至 徐 ,遂不起。”
肩舆的历史
作为某种用具来说,这里专指轿子,从字面上可以推测——肩膀上的轿子,一种代步的交通工具。
肩舆一词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劳动阶级的当家做主,把脚夫和肩舆视为被压迫的对象,被当时的社会所抛弃。
车舆制度。肩舆是指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东晋及南朝时即盛行。其制为二长竿,中设软椅以坐人。其初舆上无覆盖,后来加覆盖遮蔽物,成为轿舆。清初京官三品以上,在京乘四人肩舆,舆前有藤棍双引喝道。四品自佥都御史以下,只乘二人肩舆,单引不喝道。当时正阳门专许舆入,车不准行,故京官无乘车者。后来渐有驴车、骡车。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后,骡车渐多而驴车渐少,嘉道年间则京官无乘驴车者。咸同以后京官惟尚书以上乘四人肩舆、侍郎坐绿呢围车、三品坐蓝呢围车,旁开窗。四品以下,车与一般朝臣相同。乾隆十五年有上谕只准王公及满洲一品大臣照常坐轿,不准满洲都统与部院二品以下堂官坐轿。但汉官不在此禁,故汉官二品亦有坐轿者。
示例:
导使睿乘肩舆,具威仪。——《资治通鉴》。胡注:“肩舆,平肩舆也,人以肩举之而行。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明·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分类
肩舆是古代的一种轿子,肩舆分类为礼舆、步舆、轻步舆、便舆四种。肩舆不设帷幔,坐上冬季放紫貂,夏季用明黄妆缎垫。肩舆的使用依不同场合而有严格规定。肩舆起初只是作为山行的工具,后来走平路也以它为代步工具。初期的肩舆为二长竿,中置椅子以坐人,其上无覆盖,很像四川现代的“滑竿”。后来,椅子上下及四周增加覆盖遮蔽物,其状有如车厢(舆),并加种种装饰,乘坐舒适。这种轿子就是“轿舆”。
肩舆等级
皇帝乘坐肩舆轿子的时候是由8人或16人抬行,是皇帝在宫内往来时乘坐的代步工具。
高级官员乘坐肩舆由4到8人抬行,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就是从这来的。
后来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载:“乾隆五十五年上谕:‘内外文武大臣特恩赏在紫禁城内骑马,用资代步。但年老有疾之人,上马亦觉艰难,嗣后已经赏马之大臣,因有疾艰于步履者,仍加恩准令乘坐椅,旁缚短木,用两人舁行入直。’”
参考资料
肩舆.百度汉语.
肩舆.中华文史网.
古代肩舆的分类.样子收藏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6 14:22
目录
概述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