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气机失调所致胃脘部疼痛。见《春脚集》卷二。《经验奇方》卷下:“胃气痛,此症甚者,每晨吐清水,或连头痛。制香附二钱,良姜一钱五分,砂仁末八分。如病重常吐清水,加吴茱萸二钱。右药,水煎热服。亦可由肝气犯胃而致,胃气痛,不能饮食,或能饮食而不能化,非痛非满,上吐下泻。治宜平肝和胃,方用白芍、甘草、当归、柴胡、茯苓、白芥子。”(《石室秘录》卷一)。
病因
胃气痛多因饮食所伤,胃气阻滞引起。
临床表现
胃气痛,此症甚者,每晨吐清水,或连头痛。亦可由肝气犯胃而致,胃气痛,不能饮食,或能饮食而不能化,非痛非满,上吐下泻。
辨证施治
治疗胃痛,首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大抵新病暴痛,痛势急迫而痛处拒按者多属实证;久病痛缓,病势绵绵而痛处喜按者,多属虚证;寒证疼痛,喜温熨热饮,遇寒则疼增;热症疼痛,喜凉熨冷饮,遇热则痛剧;以胀痛为主,或痛引胸胁,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此多为气滞;痛处固定不移,多为刺痛者,常属久病血瘀;若烦热似饥,舌红无苔或少津者,多属胃阴不足之证。
胃痛的治法,古虽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决不限于“通”之一法,临证之时,应运用四诊八纲,详加审察,根据病者的不同情况,确立恰当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胃气阻滞胃气痛多因饮食所伤,胃气阻滞引起,胃脘胀痛,胸闷痞塞,得嗳气则舒,或伴腹胀,大便困难,脉多弦滑。治宜行气散滞,宜用香砂枳术丸。较重者结合用沉香降气散滞。
(2)肝气犯胃胃气痛多由肝气引起,恼怒之后,肝气横逆犯胃,胁满胀痛,时有太息。治宜疏肝健脾和胃。宜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
(3)肝郁化火凡肝气引起的胃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治宜宣泄苦降。宜用化肝煎合左金丸。
2.按摩疗法
(1)肝气犯胃本证按其不同情况,可分为气滞、火郁、血瘀三种类型。
1)气滞胃脘胀满,痛引两胁,嗳气频繁,噫气或失气后疼痛稍减,舌苔薄白,脉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主穴: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梁门、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与推揉腹部和中法。若痛甚而噫气呕恶者,可同取双内关、双内庭、以利气止痛;
2)火郁泛呕酸水,时时嘈杂;且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见口干而苦;苔黄脉弦数乃肝胃郁热所致。治宜疏肝、泄热和胃。主穴:肝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章门、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提拿捏背助运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揉压阳阴清热法,加用推揉胸胁疏肝法。痛甚者,可用拇、示指分别捏拿两侧血海、梁丘、如痛已缓和,肝脾未调,可用双手拇指对揉、对压两侧三焦俞,单拇指按揉中脘,以调理三焦。
3)血瘀痛有定处而拒按,多为刺痛,食后更甚,或见吐血便黑,甚则舌紫,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穴:肝俞、脾俞、胃俞、章门、内关、劳宫、梁丘、内庭。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晃拨俞穴行气法,捏拿背肌理气法,擦摩上腹散寒法;配用揉压阳明清热法,加用远端诱导止痛法(双拇指同取两侧内关、劳宫、梁丘、内庭)。如呕血便血不止,以药物治疗为主,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施术手法。
(2)病邪阻滞
1)饮食阻滞胃脘胀痛,嗳腐,厌食或呕吐,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实。治宜消食导滞。主穴:脾俞、三焦俞、梁门、天枢、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提拿捏脊健运法,按揉腹部消积法,拿揉抖颤导滞法,配用按压背腰镇痛法与揉压阳明清热法。胀痛甚者,可双拇指同按双侧天枢,以行气导滞;食滞化热,可晃拨两侧大肠俞。
2)寒伤胃阳因受凉饮冷而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喜温熨热饮,泛吐清水,或有恶寒发热,苔白脉紧。治宜温胃散寒止痛。主穴:胃俞、脾俞、中脘、梁丘、内庭。可重用按揉背腰镇痛法,捏拿背肌利气法,搓擦胃俞温中法,推揉腹部和中法。配用提拿捏背健运法与擦摩上腹三寒法。
(3)脾胃虚弱
1)脾胃虚寒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缓无力。治宜温脾健胃。主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脘、章门、手三里、足三里。除拿揉抖颤导滞法和揉压阳明清热法不宜使用,以上基本手法均可使用。痛发之时,可拿搓胃俞,双拇指同按梁门,以温中止痛,痛止后,可按基本手法施术。如脾胃虚寒,而肝有郁热,除胃痛外,尚见呕吐,时觉饥嘈,食则不舒,四肢欠温,舌边红绛,苔白中黄,脉弦细者,可用双拇指同取双章门、立拳滚上腹部寒热并投,肝胃同治。
2)胃阴不足胃痛隐隐,心烦嘈杂,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苔少或剥脱,舌光红少津,脉细微数。治宜养阴益胃。主穴: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可重用提拿捏脊健运法,推揉腹部和中法,捏脊法反复施术十次。食欲不振者,重用开三门、运三脘、大便隐血,腹部手法慎用。
3.其他
胃痛一证,除用药物、按摩等法治疗外,注意饮食调节,心情舒畅,亦属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