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管
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管道
胆囊管是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管道,一般长约2.5~4cm,管径约0.2~0.3cm。
概述
胆囊管是连接胆囊与胆总管之间的管道,一般长约2.5~4cm,管径约0.2~0.3cm。胆囊管具有多种的解剖学变异。据文献报道,属正常型者仅占59.6%(即胆囊管以锐角汇入肝总管右壁)。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报道,如胆囊管斜过肝总管的后方汇入肝总管左壁等类型。
胆囊管解剖变异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1.胆囊管汇入位置、走行方向及形态变异较多,本组发生率为10.4%。胆囊管变异较多,有如下类型:①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②胆囊管低位汇入,胆囊管汇入肝总管的水平是由肝憩室的头支与尾支分离的时间早晚决定的,如过早分离,两管的汇合点则靠近十二指肠乳头,构成胆囊管低位汇入;③胆囊管汇入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处:这与肝憩室的头支与尾支延迟分离密切相关,也有胆囊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的报道;④胆囊管呈前、后螺旋型汇入肝总管的左侧;⑤副肝管汇入胆囊管;⑥胆囊管缺如(<5mm);⑦胆囊管肥大(直径大于5mm);⑧双胆囊管;⑨右肝管汇入胆囊管;⑩肝胆囊管(肝总管缺如)是极其罕见的解剖变异,胆汁从肝管、胆囊、经胆囊管流入十二指肠,其左右肝管和肝总管皆缺如,因此,这类病人在经受胆道手术时,其致命性的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非常高。
2.由于胆囊管的变异,解剖异常,易致医源性胆道损伤。本组胆囊管无变异的448例手术无胆道损伤,有胆囊管变异的52例手术发生了4例胆道损伤(P<0.001),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3.胆囊管变异是胆囊管狭曲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先天性胆囊管狭曲可导致胆汁的双向流动障碍,当胆汁通过管径粗细不均、角度变化不一的胆囊管交汇处时流速缓慢,并形成紊流、涡流,胆汁流动通而不畅。胆囊管狭曲,胆汁流长期迂滞,一方面造成过饱和胆汁成分在胆囊管的沉积,使管腔不全阻塞,另一方面滞流可使胆囊管内基础压持续增高,从而导致胆囊的慢性病理改变及胆汁迂滞性功能紊乱。因此,患者出现间歇性、非结石性右上腹痛,B超、CT、胃镜排除胆石症、肿瘤和消化性溃疡后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ERCP对其诊断极有意义,胆囊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4.术中仔细探查包括必要的术中胆道造影及术中胆道镜是发现胆囊管变异的最好方法。PTC、ERCP能在术前部分发现胆囊管变异,但由于其创伤性、并发症时有发生、费用高,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MRC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影像学技术,它具有非创伤性及不需要注射造影剂,术前诊断胆囊管变异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5%。本组术前ERCP、MRCP所发现的胆囊管变异与手术证实的胆囊管变异有高度的一致性,准确性分别为80%和85.71%。术中发现或疑似胆囊管变异,手术者无十足把握,术中胆道镜可清楚显示胆囊管在肝总管管壁上的开口,尤其对汇入位置变异(如前、后螺旋型及低位汇入)的患者,明确了其汇入位置及走向。也可经胆囊管插入细导管或置胆道探子至胆管内作引导分离胆囊管。总之,熟悉胆囊管的解剖变异与掌握胆囊管正常解剖同等重要,对选择合理手术方法,提高手术质量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0 11:58
目录
概述
概述
胆囊管解剖变异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