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主战坦克(英文:Vijayanta main bettel tank),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装备的一型主战坦克。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1961年8月,为满足印度陆军对新型主战坦克的需要,印度政府在评价了英国和联邦德国的主战坦克设计之后与英国维克斯有限公司(Vickers Defence Systems)签订了一项合同,包括在英国制造样车,由维克斯有限公司供应90辆生产型坦克,并在印度马德里附近的阿瓦迪市建造一家新的坦克生产厂。印度称由英国维克斯有限公司设计的这种坦克为Vijayanta或Victorious,即胜利主战坦克。
研制历程
样车试制
胜利式坦克又称为维克斯Mk1(Vickers Mk1)型坦克。最初的两辆样车于1965年1月年制成,其中一辆交给了印度,另一辆留在维克斯公司供发展改进使用。维克斯公司埃尔斯维克工厂(Vickers Elswick Work)于1965年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胜利主战坦克,印度也于1965年1月生产出第一辆该种坦克,但是主要部件是英国供应的。此后,印度逐步扩大坦克部件的自给能力,最终达到全部部件在印度生产。
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和制造的维克斯MK1型坦克重量在39吨以下,但由印度生产的胜利式坦克战斗全重达到41~42吨。
截止1984年初,印度完成了陆军订购的1400辆胜利式坦克生产任务,连同从英国进口的坦克在内,总共拥有该型坦克1500辆。
后续改进
1981年初,英国
马可尼雷达系统(Marconi Radar Systems)公司获得一项600万英镑合同,为印度胜利式坦克提供70套SFCS 600型坦克火控系统,同时附有选择购买70套(600万英镑)SFCS 600型火控系统的附加合同。然而到1988年初,只兑现了70套主合同。印度其余胜利式坦克仍安装印度巴拉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Bharat Electronics Ltd)设计的坦克火控系统。1981年,英国巴尔和斯特劳德(Barr and stroud)公司向印度提供了1套已在奇伏坦(Chieftain)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上使用的带激光测距仪的瞄准镜供胜利式坦克试验使用。
1983年,印度陆军对分别装有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Vickers Defence Systems)公司动力传动装置和美国康明斯(Cummins)公司动力传动装置的胜利式坦克进行了对比试验,前者采用罗尔斯·罗伊斯(Rolls Royce)公司的康达(Condor)柴油机,后者使用康明斯公司KTA3柴油机。1983年年中印度宣布从里兰德(Leyland)公司订购了250台L60发动机,第一批150台,第二批100台。该发动机将在印度生产,但印度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装新车的改造老车的需要。
1987年春印度陆军执行比松(Bison)计划,按照此计划胜利式坦克将要安装新型发动机、新型火控系统、附加装甲,火炮配有印度设计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炮口校正系统。
1987年年中,对3种装有3种不同型号发动机的胜利式坦克完成了试验工作,3种发动机是功率为551kW(750马力)的珀金斯发动机(Perkins Engines)公司的康达(Condor)CV-12柴油机、联邦德国MTU公司MB837型8缸柴油机和康明斯公司柴油机,从中选定一种作为更新型动力装置,其数量至少400台。
到1988年5月,该坦克更新用动力装置仍未选定,为此珀金斯发动机公司与印度格里夫斯·科顿(Greaves Cotton)公司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决定由格里夫斯·科顿公司作为向该坦克供应康达CV-12发动机的印度代表。最初,由珀金斯公司供应全部零件,以后逐步增加印度自己生产零部件的比例。
在印度自行研制的阿琼(Arjuna)主战坦克上安装的坎钱(Kanchan)式复合装甲也将安装到该坦克上。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胜利主战坦克由轧制钢装甲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前,战斗舱居中,动力舱后置。驾驶员在车体右前方,有1个单扇舱盖和1个广角潜望观察镜,驾驶座可调整,便于出入。驾驶旁边装有炮位指示器,提供主炮的方向与车身轴线资料。驾驶员左边是储存25发炮弹的弹仓。
炮塔为焊接结构,左边有1个补弹窗,后部有1个储物篮。装填手在火炮左侧,车长和炮长在右侧,车长指挥塔可手动旋转360度。总体来说,胜利式的布局并无特殊之处,带有明显的第二代坦克的痕迹。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炮塔左侧的补弹舱严重破坏了坦克的整体防护。
防护系统
英制坦克的共同特点是防护性好,但同出于维克斯门下的胜利式明显受歧视。与
逊邱伦主战坦克、
奇伏坦主战坦克和挑战者主战坦克比较,胜利主战坦克轻了一个数量级,全重仅40吨左右(英国交付的第一批生产型更仅有39吨),以这样的车重,又没有优化的外形设计(炮塔方正,车高2.7米),想要获得良好的防护是不可能的。胜利式坦克的前装甲厚度为80毫米,侧装甲厚30~60毫米,顶装甲只有25毫米厚,维克斯公司没有采用复合装甲,因此胜利主战坦克的防护水平即使在二代坦克中也是比较差的。
印度方面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曾准备将用在阿琼坦克上的国产坎昌式复合装甲装在胜利式坦克上,但其后没有进展。
该坦克除装甲防护外,还装有火灾报警及车内灭火系统,可以选用三防装置。
武器系统
主炮
胜利主战坦克的主炮是由英国诺丁汉皇家兵工厂制造的105毫米L-7线膛炮。由于采用了小药室、大炮膛结构,具有相对行程大、装药利用率高、射速快、振动小和命中率高等优点,在50至70年代中期作为北约国家事实上的制式装备,为英国坦克炮确立了地位。这型炮又由于美国决定在
M-1坦克上再保留10年,而沿用当下,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坦克炮之一。装在胜利式坦克上的是L-7A1型,备弹44发,其中炮塔储存19发,25发水平置于车体前部。
使用的弹药包括:
L-28A1和L-52A1脱壳曳光穿甲弹。炮口初速1480米/秒,有效射程超过2000米,弹道低伸。
L-64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射程不低于3000米,可击穿北约三层重型靶板。
其余弹药有L-45A1教练弹、L-37破甲弹和L-39发烟弹。
车载机枪
胜利主战坦克除了主炮外,辅助武器包括7.62毫米同轴机枪和车长指挥塔顶的7.62毫米通用机枪,仰角+90度,俯角-10度。枪架上有一具聚光灯,可随同机枪俯仰。备弹3000发。炮塔两侧各有6具诺丁汉皇家兵工厂制造的电击发烟幕弹发射器,最大射程约55米。
火控电子
胜利主战坦克早期的火控系统相当简陋,其装备仅为车长的一个10倍放大率的瞄准镜和6个周视潜望镜。炮长的1个带弹道分划的望远式瞄准镜和1个装填手观察镜,并且仍然使用英国特色的测距机枪。
位于印度马德拉斯的坦克电子设备支援中心(Tank Electronics Support Centre)正在为印度150辆胜利式坦克生产巴拉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的MK1A型坦克火控系统。该系统与巴尔和斯特劳德公司的带激光测距仪的瞄准镜装在一起使用。
MK1A型坦克火控系统有1个改进的瞄准镜架和1个能使瞄准镜架与联动装置以及联动装置与火炮之间的浮动量最小的联动装置,使零位调整失真最小,并能改进火炮瞄准镜的跟踪精度和减少非重复性误差。改进后的瞄准镜架比现有镜架更结实,瞄准镜线的最大允许位移量为0.15密位,瞄准镜的极限活动范围为-7°~+18°。炮口校正系统光源总成包括卤灯和黄色过滤器,可产生环形光束。
动力系统
发动机
胜利主战坦克装有1台与
奇伏坦坦克相同的L60发动机,由于该坦克比奇伏坦轻15吨,所以有较高的单位功率。
传动悬挂
胜利主战坦克的传动装置是TN12型传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扭杆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后置主动轮,在第一、二和六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铸造履带板上有可更换的橡胶块。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130自行火炮
印度陆军大约拥有100辆用胜利式坦克底盘改制的称为石弩(Catapult)的自行火炮。该自行火炮比胜利式坦克多1对负重轮,取消了坦克炮塔,加装了安装1门130毫米 M-46式野战火炮的炮塔,武器系统方向射界有限,车上装有30发炮弹。
155自行火炮
利用胜利式坦克底盘安装1个由英国维克斯造船与工程公司(Vickers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提供的GBT155炮塔制成1辆自行火炮,该炮塔装有1门155毫米火炮,炮管长为口径的39倍。该自行火炮曾进行过广泛的火力和机动性试验。
服役动态
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胜利主战坦克战位印度陆军装甲部队的拳头,被用来大打出手,最终肢解了巴基斯坦,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战场价值。正因为如此,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虽然印度引进了更多的T-55坦克和PT-76水陆坦克,但出于一种战火中产生的信赖,在印度装甲部队的战斗序列中,英国人设计的胜利主战坦克始终牢牢占据着支柱性位置。
总体评价
从技术角度而言,胜利主战坦克中规中矩,本质上是一种应用了部分酋长技术和百人队长改进型号,同时有为适应印度薄弱的工业生产环境,对制造工艺和整体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简化调整。因此,胜利主战坦克具有第二代主战坦克的诸多典型特征,有较为理想的综合性能,但终究是英国维克斯公司用“货架部件”拼凑的一种出口型产品,只能代表西方的二流坦克技术。
胜利主战坦克对印度国防工业的意义重大,在它的牵引下,印度得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坦克工业,拥有初步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