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体(early endosome)和次级内体(late endosome)之分, 初级内体通常位于
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的内侧,靠近细胞核。内体的主要特征是酸性的、不含
溶酶体酶的小囊泡。
其内的受体与
配体是分开的。一般认为初级内体是由于细胞的
内吞作用而形成的含有内吞物质的膜结合的细胞器, 通常是管状和小泡状的网络结构集合体。 次级内体中的pH呈酸性, 且具有分拣作用,能够分选与配体结合的受体,让它们再循环到细胞
质膜表面或
高尔基体反面网络,
次级内体中的受体和配体不再偶联在一起,所以次级内体又被称为CURL(compartment of uncoupling of receptor and ligand),意思是受体与配体非偶联的区室。
有学者将与
溶酶体酶运输小泡融合的次级内体称为前溶酶体, 因为此时的次级内体中有前体酶 的存在。内体膜上具有ATPase-H+
质子泵,利用H+ 质子的浓度,保证了内部pH的酸性。初级内体和次级内体是可以区别的,因为它们的密度、 pH和酶的含量不相同。但是次级内体是如何产生的还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