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信之
中国记者
胡信之(1890—1925),1890年出生于北京,1922年应聘担任《中国青岛报》记者。1923年,共产党人邓恩铭等来到青岛开辟党的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胡信之从中得到了新的启示,增强了救国救民的信念。1924年9月,胡信之创办并主编《青岛公民报》,开辟《公民言论》等栏目,为民众提供了评论国事的园地,还全文刊载了《共产党宣言》,宣扬马克思主义。1925年4月,青岛日本纱厂工人为反抗日本厂主的虐待、剥削举行了首次大罢工。罢工伊始,胡信之在《青岛公民报》上发表评论,谴责日本厂主虐待工人的罪行。同时,特辟《工潮专载》栏目,以大量篇幅报道罢工动态和各界支援罢工的情况,罢工取得了初步胜利。胡信之和他主编的《青岛公民报》为这次大罢工作出了积极贡献。《青岛公民报》也成为全市声誉最高的报纸。5月29日,反动当局在日本帝国主义唆使下,以武力镇压纱厂罢工工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青岛惨案”。胡信之不畏强暴,挺身而出,邀请青岛各报记者举行联席会议,要求报界同仁齐心奋起声援罢工工人。同时,还特地邀请了共产党人李慰农等到会介绍反动当局屠杀工人的经过。与会同仁无不愤慨,纷纷谴责反动当局与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一致表示团结奋战,支援罢工。对胡信之反帝反军阀的言行,北洋军阀怀恨在心,他们查封了《青岛公民报》,并逮捕了胡信之。胡信之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25年7月29日在青岛英勇就义,终年35岁。
投身革命
胡信之(1890—1925),1890年出生在北京。胡信之的青少年时代在北京经历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萌发了强烈的救国救民的思想情感。 坚信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胡信之后来投身于新闻界,他希望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实现自己富国强民的愿望。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他来到这座海滨城市,加盟《中国青岛报》。
胡信之崇尚舆论救国,《青岛公民报》除了安排一般的报纸所设栏目外,还开辟了公民俱乐园、公民言论等栏目,为民众提供发表意见、评论国事的园地。该报还全文刊载了《共产党宣言》。邓恩铭、王象午、延伯真等共产党人也经常利用《青岛公民报》发表进步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与共产党人接触、交往,甚至是激烈的论战中,胡信之成为共产党的朋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启发教育了胡信之,增强了他的信念。邓恩铭等共产党人对他进行了认真的帮助,终于将这个尊重真理的正值知识分子争取到爱国进步营垒.
革命历程
胡信之顺乎潮流、鞭挞时弊的文风与《中国青岛报》难以共处。1924年9月,他与刘祖乾、段子涵等人共同创办了《青岛公民报》,他出任主编。
在中国共产党影响和工人运动推动下,《青岛公民报》尖锐地揭批社会黑暗,为民众大胆地伸张主义。谁能可贵的是,该报还全文刊载了《共产党宣言》,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青岛公民报》顺民心,合人意,初期仅印几百份,不久便发行万份以上。
1925年4月,青岛日商纱厂大罢工,斗争矛头直指日本帝国主义。罢工开始,胡信之便在《青岛公民报》刊登评论,斥责日本厂主的罪行。同时报纸开辟《工潮专载》栏目,集中反映罢工动态和社会反响。显然,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工人群众,《青岛公民报》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
青岛惨案”、“五卅惨案”相继发生后,胡信之邀请各报记行召开会议,请李慰农等介绍情况,表达报界同人奋起声援工人的立场。他在该报连载《共产党宣言》,同时著文痛斥帝国主义和卖国军阀的屠杀暴行,并联络各界代表举行请愿斗
争还在报纸连续发表文章批驳媚日买办资本家,甚至发表社论,号召人民“从根本上推翻现政府”,“然后人民才能有真正的保障”。
胡信之的举动,大大激怒了北洋军阀。7月26日,张宗昌亲派大批军警逮捕了胡信之,查封了报馆。胡信之横眉冷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7月29日胡信之与李慰农一道就义于团岛,其时年仅35岁。
参考资料
报人胡信之之死.青岛电子报.
李慰农和胡信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1 14:08
目录
概述
投身革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