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备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胡备文 (1916年—1986年) 革命将领。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军委某局副科长,副处长、处长。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中央前卫大队长,某局副政委。建国后,历任军委某局副局长、政委,总参某部剧部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简介
胡备文,1916年8月生,吉安县长塘乡桥南三官圹村人(今属吉州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宣传队队长,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军委无线电总队报务员,军委二局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副科长、三处副处长、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军委二局二处处长,二处处长兼政治委员,二局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情报部第三局局长,军委技术部二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副部长、部长、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事迹
投身革命
胡备文出生于三官圹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大,3岁时不幸丧父。其母欧阳氏含辛茹苦养育带大4个孩子,常常天不亮就上山砍柴,并挑到离家20多里路的吉安城去卖,然后再换些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回家。家里无田,租种本村祠堂的6亩多公田耕种,粮食年年不够吃。欧阳氏整日打着赤脚下地操持犁耙等轻重农活,不像平常妇女那样裹小脚,故而村里男女老少都戏称她“赤脚婆”。孤儿寡母,日子艰难。胡备文儿童时代读过七、八年书,起初是在本村读“私塾”,后在新办的桥南国民小学堂就读,但终因家境日艰,学费无着,13岁时被迫退学。退学后,来到吉安城西街本村地主胡采文开的永发祥布店当学徒,干些劈柴烧饭、挑水扫地之类的杂活,还要侍候老板茶水烟座。
胡备文的家乡长塘桥南村,早在1927年就有中共党的组织,赤卫队、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常在这一带活动。1929年底,桥南村所在的坊廓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各地成立了农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打土豪,分浮财,烧契约,分田地等斗争。胡备文的堂兄胡仁文,本是一位私塾先生,1928年就加入共产党,并担任了中共儒(林)坊(廓)支部书记。他利用教书为掩护,经常聚集乡革命干部和中共地下党员在一起开会,领导农民进行斗争。为了不引起反动派注意,他们经常出入山区,深夜行走。他还经常给胡备文讲革命道理,这对胡备文的影响很大。胡备文逐渐萌发参加革命的思想,并时常帮堂兄他们做些走脚报信之类的事情。1930年10月初,红军准备第九次攻打吉安城。此间红二十军驻在长塘的山前、桥南一带,其三团就驻扎在三官圹村。胡仁文更是积极组织群众配合红军做好参战准备,并带领地方赤卫队参加攻打吉安。10月下旬,红军撤离吉安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共组织和革命干部进行疯狂的报复。因为胡仁文他们在三官圹村开展活动多,县政府的反动派称该村为“共匪窝”,几欲除之而后快。一天,一队国民党兵来到桥南三官圹,首先要捕杀胡仁文。在群众的掩护下,胡仁文迅速躲进了村后山林。反动派要杀他一家,也被群众告之而早逃离开了。反动派没抓到人,便穷凶极恶地将胡仁文借住的房子烧了。同时被烧的还有另外5家和村里的祠堂。那些国民党兵为了邀功请赏,在放火烧房时,碰到本村一个小名叫“斋公”的男子,便不分青红皂白将其当作共产党,当场杀害了。
军委报务员
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准备撤出江西苏区,实行突围并要求全体指战员三日内作好突围转移的准备。
10月10日,是红军战士们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凌晨,胡备文和战友们一道收拾好行装,整理好物件后集合出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一大早便成群结队来到部队驻地。他们依依不舍地流着眼泪,将草鞋、毛巾、袜子、鞋垫、熟鸡蛋递给即将远去的子弟兵。部队走出几里路了,乡亲们还久久不肯散去。
胡备文看着这些熟悉的乡亲,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挥舞着一只手,高声喊道:“乡亲们回去吧!总有一天我们还会打回来的!”依恋的情绪随着前进的步伐一直带向远方…
长征路上,胡备文跟随军委机关艰难行进。一路上,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围追堵截,险象环生。红军部队跋山涉水,一路坎坷。党中央机关和军委总部要全面掌握敌情,把握形势,以指挥队伍避敌锋芒胜利前行。胡备文是军委无线电总队报务员,是军委机关取得各方面情报的重要耳目,工作要求特别准确仔细。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的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他十分清楚自己工作的份量和肩负的责任。每一次收发报都十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论是行军或宿营,白天或深夜,报务人员总是守护在电台旁边,随时收发情报与命令。
无线电台的报务员虽然平时不直接参加战斗,但他们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战场。平日,他们要随部队行军,遇敌阻击要给予反击,特别是遇到敌机突然空袭,他们要迅速将电台设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越是紧急情况越是要保证指挥系统的畅通。每遇险情,军委无线电总队的报务员总是把军委总部的通讯联络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舍身忘死保护电台设备,保证党中央、军委总部各项指令的顺利通达。在四渡赤水时,一次国民党军飞机对地面红军进行空袭轰炸,无线电总队的周围炮声隆隆,尘土飞扬。突然,一颗炸弹落在了胡备文的附近,灰土撒落他一身。此时,胡备文虽然已经隐蔽在一土坡下防空,但敌机还在轰炸,这里还不安全,于是他和战友迅速将电台设备转移到不远的一条深沟里。果不出所料,敌机的一颗炮弹就落在他们刚才隐蔽的土包上。这小土包顿时几乎被炸平了。胡备文他们惊险之后,幸庆自己转移及时,否则自己牺牲了是小事,军委总部失去了通讯联络可是大事。
后来爬雪山、过草地、军委无线电总队的官兵照样辛苦、艰难。胡备文和战友们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和毅力,战胜寒冷、饥饿、疲劳与疾病,闯过了一道道难关,随总部机关一道跨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
获得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0:1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