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的胡宾王生活在南汉大有年间,为人聪明过人,读书勤奋。胡家是当地的书香世家,家风甚好,胡父主张过俭朴的生活,经常教导子女勤俭持家,同时,又为人正直,热心乡里乡间事务。父亲的善举感染了胡宾王,给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影响着他的一生。
当时,南汉皇帝刘鋠奢靡浪费,荒废朝政。刘鋠在造“万政殿”时,装饰一条柱子就用去白银三千两,又用白银和云母相隔包装殿壁;用珠宝镶便盆,用黄金打造尿壶;在宫中豢养男女宦官2万多人,还收养了一批年轻美貌的波斯女人,任其玩耍……富有正直、节俭思想的胡宾王见国君如此奢侈无度,朝廷腐败无能,不久便毅然辞官,回归故里。
胡宾王回归故里期间,以自己的所见所闻,用历史的眼光和胸中的义愤鞭挞时弊,写下了史上有名的《南汉国史》。此外,其还为晚唐岭南著名诗人邵谒(唐代晚唐“岭南五才子”之一)的诗集《邵谒集》作序。
胡宾王把家乡教育的振兴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他在今乳源县乳城镇新兴村的大塘球岗创办了讲书堂,招收当地学子就读,培育人才。由于教学出色,韶关、曲江、英德、乐昌等地学子纷纷过来求学。尤让人肃然起敬的是,胡宾王开办讲书堂,点燃了乳源乃至韶州府书院发展的“燎原之火”,使之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乳源三世进士第(邓戡、邓堂、邓弼亮)、明代进士钱铎和邓光祚等。
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兵进入广州,南汉灭亡。宋朝重视人才,对科举取士标准放得较宽。胡宾王本无心于仕途,但见皇帝如此重视人才,宋咸平三年(1000年)也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情去参加考试,结果又考上了进士。宋真宗得知胡宾王是前朝中书舍人,十分器重,很快将其提拔为翰林院大学士。
南汉大宝二年(959年)登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知制诰。因南汉主
刘鋹暴虐,他辞官回归乡。曾著《南汉国史》,记自
刘隐至刘鋹为五主传。康熙二年(1663年)《乳源县志》载:“县东二十里球冈下,宋进士胡宾王讲书于此,有濯缨亭,几案石(琢)。遗迹存镌有‘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之句。”胡因病在乡逝世。康熙二年《乳源县志》又称:“曲江、乳源二邑均立祠祀之。……翰林学士胡宾王墓在大塘(今乳城镇)桥冈。”
胡宾王一生淡泊名利,教育子女积极求学,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子女后代也受到良好家风影响。他的第八代孙子胡梦贞又登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成为了胡家的第二个翰林院大学士,从而使其家族有了“二胡声驰翰苑”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