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昉,1970年生于浙江。1992年毕业于
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工作和生活于广州。为独立艺术空间“维他命”Vitamin Creative Space的创建者之一。 诗人出身的胡昉,这些年一直忙于策划各类展览,总是飞来飞去,在不同城市出现。与此同时,胡昉依然保持着用文字创作的习惯,写下了小说《镜花园》、《观心亭》、《新人间词话》等作品。这些作品和胡昉策划的展览、关心的现实甚至跟深藏世俗之间的“维他命空间”都有着
一脉相承的联系:他们都在关注现实、与现实相连的基础上呈现出现实的荒谬性与不真实感。
简介
胡昉,1970年生于浙江。1992年毕业于
武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工作和生活于广州。为独立艺术空间“维他命”VitaminCreativeSpace的创建者之一。
2003年开办以来,“维他命艺术空间”一直悄然隐藏在广州赤岗的一个居民区里。门口是一个菜市场,沿着水果摊、菜摊、杂货铺一直向里走,绕过一个网吧,经过二楼的服装厂,才能找到这个艺术空间。每年,“维他命艺术空间”的活动并不太多,但常常有着变化,比如今年夏天,它变身成为一个播放影像艺术作品的“2010影院”,大大小小的屏幕被放置在展厅的不同方位,各自播放着和传统电影完全不同的影像艺术作品。而这个“影院”的背后,则是“维他命艺术空间”的办公室,同时也是艺术总监胡昉的书房之一。
诗人出身的胡昉,这些年一直忙于策划各类展览,总是飞来飞去,在不同城市出现。与此同时,胡昉依然保持着用文字创作的习惯,写下了小说《镜花园》、《观心亭》、《新人间词话》等作品。这些作品和胡昉策划的展览、关心的现实甚至跟深藏世俗之间的“维他命空间”都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他们都在关注现实、与现实相连的基础上呈现出现实的荒谬性与不真实感。就像在小说《镜花园》中,胡昉建造了一座名叫“镜花园”的主题公园,里面有我们现实的很多痕迹,广告,公共信息,留言条,价目表……现实与欲望扑面而来,胡昉探索着这其中的真实性,或者说探寻着我们现实的真实性。为此,胡昉认为,也许他并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我只是被世界和世界中的中国裹挟而走的旅人——是现实在写着自己的小说。”
和胡昉的对话同样带着这些对现实的疑问,一直保持看新闻的胡昉,会提及大量发生在身边、层出不穷的新事件,谈及这些事情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胡昉的语速很慢,一直试图在寻找某一个恰当的词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谈话中,我们都能清楚地感受到话语背后的那种感受,但面对如此繁杂的现实,难以找到叙述的方式。
阅读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很私人的体会,就像从事当代艺术行业,极为国际化的胡昉,却在看着《人间词话》,并在游戏“第二人生”中扮演王国维,是平常人难以想到的事情。谈到这里时,胡昉更像一个古典的知识分子,而不像一个时尚的当代艺术策展人。面对高速发展的现实世界,他的观看显然有着一种悲伤感,他说王国维这样的知识分子,知识与命运在他们身上呈现出很复杂的关系。他说,他希望可以从一个看上去很牢固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
访谈
最近在看什么书?
最近在看王国维的书,《人间词话》之类的。
为什么会看王国维的书?
在“第二人生”(一款虚拟游戏)中,我的化身是王国维,我让他在“第二人生”中复活,然后去观看他。王国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像是最后一个知识分子,身上有种纠结不清的东西,知识与命运在他们身上呈现出很复杂的关系,生存的悲剧性渗透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上。这种东西,对这个越来越追求高清晰度的生活现实来说,可能会出现一种混淆。
你为什么要去“复活”王国维?
我通过这种方式去想象某种平行的现实,因为“第二人生”具有一种虚构性,但这种虚构也是一种现实,成为每个人头脑的投射,或者说是某种表演。所以,通过这个,我想可以去感受某种悲剧性。
什么样的悲剧性?
我想说,如果我们能够把今天的一切都看成是一种行将消逝的东西,有了一种废墟感,就会看到一种悲怆性,可以从一个看上去很牢固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
你平常如何找到自己想看的书。
有时候比较偶然。比如你去书店时,忽然发现有某本书重新引起了你的兴趣。一般情况下,我没有特别有目的去读书,除非写作时会遇到某个话题,然后去看书,积累一些材料。
也就是说,阅读有时也是在挑选一些创作材料。
是的,其实阅读也并不一定是拿一本书来读。阅读也是理解现实的一种方式。
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对书来说,我倾向于读开放性的,也就是说,这本书不是非要告诉你什么。小说就会有很多可能性,好的小说就不会强迫你接受什么。不过大部分的小说,还是现实的反映,比现实还要弱。
你看不看评论?
评论我基本上不读,找不到太多读的理由。或者说,评论本身成为了创作,它是用这种方式去创作,最主要的是,它展现的意识空间,不是知识性的。
出版图书
网站
维他命空间
网址:
胡昉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