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康,男,
汉族,1940年2月5日出生,云南省
曲靖市人,石油炼制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人物经历
1957年9月—1961年11月,在云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并毕业。
1961年11月—1977年10月,任职于抚顺石油炼制研究院(后改为抚顺石化研究院)。
1977年10月—1987年4月,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
1987年4月—1989年1月,在抚顺石化研究院研究室担任主任。
1989年1月—1995年11月,在抚顺石化研究院担任科管部主任。
1995年11月—2001年8月,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01年8月,担任抚顺石化研究院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胡永康曾担任国家“六五”、“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研制成功两类加氢裂化催化剂,属中国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同类催化剂先进水平, “八五”“九五”期间,指导并参与多项国家和中石化总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发了系列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并成功推广应用于多套工业装置。
20世纪80年代初,胡永康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3825)的研制工作,胡永康作为课题负责人,经过试验对比,确定了3825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条件,解决了高沸石含量催化剂强度差等难题,最后经实验室小试和中型装置评价表明:3825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均达到中国国外同类催化剂的先进水平。
1991年,胡永康课题组研制的3825加氢裂化催化剂首次在一套90万吨/年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应用,在现场技术服务中,解决了工业应用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保证了催化剂工业应用一次成功,该催化剂不仅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还可以替代同类进口催化剂。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胡永康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8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人才培养
胡永康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始于小,完于大”,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远大的志向和目标要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脚踏实地的工作能为实现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胡永康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慎防浮躁情绪,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坐冷板凳。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有了本领的积累,等机遇到来的时候,才能在科研上有所成功,所谓“十年磨一剑”,正是这个道理。
胡永康认为,“对待我们的每一项科研工作,不能患得患失,要做细、做精、做到位,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研究数据要经得起考验,经得起推敲。”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累计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0名。
2015年5月18日,胡永康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为师生做了题为“重油改质及油品清洁化中的加氢技术”的学术报告。
2012年9月18日,胡永康来到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超重力工程中心逸夫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做了题为“绿色低碳炼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学术报告。
荣誉表彰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胡永康担任中北大学双聘院士、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副主席)等职务。
人物评价
正是像胡永康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为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才使得中国的科研工作迅猛进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普中国评)
胡永康就像一粒种子,从此在石油部抚顺人造石油研究所(抚顺石化研究院的前身)生根发芽,成长为石油炼制领域的参天大树。(经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