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群
郭文魁于1950年命名的岩石地层名称
1950年郭文魁将胶东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岩命名为胶东杂岩。1958—1961年长春地质学院和山东地质局组成的山东区测第二大队改称胶东群,命名剖面位于化山和旌旗山。先划分为3个岩组,1961年进一步由下而上分为化山组和旌旗山组,归入太古宙。1968年山东省地质局805队在1:20万烟台、乳山幅区调中,将胶东群改称胶东岩群,自下而上分为鲁家夼岩组、马格村岩组、王官庄岩组、枣园岩组4个岩组;在1:20万蓬莱幅区调中则采用3分方案,自下而上分为蓬夼岩组、民山岩组和富阳岩组。
发展历史
1978年华东地区区域地层表山东分册采用805 队的划分方案,去掉“岩”字,恢复胶东群,属古元古—太古宙。
1979年山东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将胶东群由下而上划分为6个岩段,未进一步划分岩组,时代归太古宙。
1986年山东地矿局区调队在该区进行1:20万地质图重测,将胶东群重新厘定,自下而上划分为唐家庄组、英庄夼组、齐山组、林家寨组和小庄组5个组,属太古宙。
1987年安郁宏在1:20万莱阳、潍坊、西留幅区调报告中改小庄组为小魏家组划归粉子山群,唐家庄组、英庄夼组、齐山组和林家寨组等4个岩组仍属胶东群,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1991年出版的《山东省区域地质志》未采用此方案,仍沿用了山东地质局原805队蓬莱幅的三分方案。
1993年,李兆龙、 杨敏之将招远、栖霞和蓬莱地区的胶东群由下而上分为唐家庄组、英庄夼组和齐山组。
最近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前寒武纪地层清理小组。将胶东群恢复为胶东岩群并根据区调和科研的新资料,进一步确定英庄夼组主要是以变质变形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为主,不属表壳岩,为此,将英庄夼组从岩群中剔除,不再作地层处理。片麻岩中所含的少量表壳岩归入唐家庄组。将该岩群自下而上分为唐家庄组、齐山组和林家寨组,时代属新太古代
成因
胶东岩群(Jiaodong Gr.)的时代属中太古代至新太古代。为胶东地区的中深变质岩系。1968年改称胶东岩群,分为三个组:唐家庄组(Ar2)、齐山组(Ar3)和林家寨组(Ar3)。主要岩石是各种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是重要含金层位。变质程度属高角闪岩相、局部麻粒岩相,混合岩化普遍。
下部原岩为中酸性、中基性火山沉积建造,上部原岩为粘土—半粘土质沉积建造。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锆石U Pb一致线年龄(26 8±0.20 1)亿年,属新太古代;但英玄闪长质片麻岩中U Pb年龄为28.2亿~28.6亿年,侵入唐家庄组的英玄闪长岩中单颗粒锆石U Pb年龄为28.3亿年,据此认定唐家庄组属中太古代;其他两组属新太古代。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6 21:1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