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发达国家的绿色认证体系,苏州的“能效之星”更注重能耗水平的提高,将为应对以碳排放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绿色壁垒积累基础。眼下“绿色壁垒”涉及的领域和对象越来越广泛,不仅对产品或消费本身,还对产品研发生产全流程提出绿色环保的要求。美国“能源之星”、德国“蓝天使”,都是国际社会认同的绿色环保认证标准,而中国的相关标准缺失使得我们常常受制于人。苏州正在与国际买家密切合作,促使《“能效之星”评价规范》尽快成为国际采购商的绿色采购标准之一,进而推动“能效之星”获得广泛认同。工信部、
国家节能中心、江苏省经信委和美国能源基金会、英国发展基金等将在各层面推广苏州“能效之星”,苏州市已有100多家企业创建“能效之星”,接下来将推广到非工企业,覆盖服务产品。
国家节能中心于2012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先期在江苏、湖北、陕西三省的工业企业,北京的非工业企业以及高等院校中开展。活动基于一套相对比较科学、客观的
评价指标体系,从管理、实践、效果等方面对企业(用能单位)整体用能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类似于去医院进行“体检”,旨在强化企业(用能单位)的能效意识,树立能效形象,借助市场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用能单位)节能的内生动力,助推我国的节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