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变性
医学术语
脂肪变性是细胞浆内甘油三酯(中性脂肪)的蓄积称为脂肪变或脂肪变性。常因营养障碍、感染、中毒和缺氧等引起。多发生于代谢旺盛、耗氧多的组织,如肝细胞、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等。光镜下,于切片中,脂滴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因制作组织切片时脂肪被有机溶剂溶解所致),可疑脂肪变性时应进行脂肪特殊染色加以证实。电镜下,细胞胞浆内的脂肪表现为脂肪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消除病因后,变性的细胞仍可恢复正常结构,严重脂肪变性的细胞常可发展为坏死。
特性
肉眼观:轻度脂肪变时,受累器官无明显变化。随病情加重,脂肪变的器官体积增大,淡黄色,边缘圆钝,切面有油腻感。
光镜下,脂肪变的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大者可将细胞核挤于一侧。在石蜡切片中,脂滴因被酒精、二甲苯等脂溶剂所溶解,故呈空泡状,有时不易与水泡变性相区别。需要采用冰冻切片及苏丹III、苏丹黑B或锇酸作脂肪染色方可显示;苏丹III染色时脂滴为橘红色,苏丹黑染色或锇酸染色时脂滴为黑色。
电镜下,脂滴为电子密度较高、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小体,称为脂质小体。小脂滴可融合为大脂滴,失去界膜包绕而游离于胞浆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18:4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