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
中医诊断方法
脉学是利用切脉诊治疾病的学问,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
起源
从《战国策》、《史记》等书中可以找到扁鹊的传记和病案,其中起死回生是这方面的著名故事。有一个,扁鹊带着弟子路过虢国,听说太子死了,虢国正忙着办丧事。一路上,人们都在谈论太子的病,扁鹊留心听着。根据大家谈论的病情,他迅速进行判断,认为太子可能害了尸厥(假死)病。于是,扁鹊急忙赶到王宫,要求给太子治病。经国王同意后,扁鹊被带到灵堂。他仔细观察太子的脸色,又摸了摸太子的脉搏。然后,又解开太子的衣带,摸了摸太子的胸口。最后,他吩咐弟子取来针,在太子的头顶和身上有关穴位进行针灸,并且给他热敷。大约过了几个时辰,太子终于完全清醒过来。扁鹊救活太子后,人人都夸他是起死回生的神医。通过此事,也可以看到扁鹊在切脉方面造诣很深。正是由于他了解了太子的脉象,知道脉搏尽管跳得微弱缓慢,但还能救活,因此才采用了相关的治疗措施。据《史记》记载,扁鹊最初诊脉时无固定部位,凡有浅表动脉部位,都可诊循,以后才改为以寸口切脉为主。他发明的寸口是人体经脉会合处,切诊寸口可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情况。他发明的寸口切脉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难怪司马迁曾赞扬他说:“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之后,我国脉学知识经过多年经验积累而越来越丰富,但也十分繁杂、零散,需要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并使之规范化,以便于学习、掌握和临床运用。令人欣慰的是,距医圣张仲景时代不远的汉末晋初产生了一位医学家,他担负起了这一光荣的使命。此人就是在我国医学史上首次总结脉学的王叔和。王叔和出身寒门,对医学特别喜爱。他刚行医的时候,因为家贫,穿得破破烂烂,人们都瞧不起他,也不相信他的医术。有次他来到河南洛阳,想寄住在药铺里行医,可是门面较大的药店掌柜见他那副穷愁潦倒的样子,都不肯收留。后来他到一家小药铺,说了许多好话,才得以寄住下来为四方过客治病。由于医术精湛,他33岁被聘为太医令。王叔和对脉象一直保持浓厚兴趣,他治病非常重视切脉,每次看病总是仔细分辨不同病情的脉象,记下来后认真加以研究,久而久之便总结出许多经验。做了太医令后,他更是有条件阅读到许多医学典籍,潜心钻研。在对医学史上有关脉学的资料进行认真鉴别和整理的基础上,他撰写了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脉学专著《脉经》。它吸收扁鹊、华佗和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理论,首次总结了两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对脉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它的问世,对我国和世界医学都有很大影响,使中医诊脉、脉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奠定了脉学诊断基础。
演变简介
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
中医脉学在战国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即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当时的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即是以切脉著名的。《史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世根据这一记载,公认扁鹊为脉学之祖,并将讨论脉学为主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伪托为扁鹊所著。根据《内经》三部九候论“有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两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中部人,手少阴;下部天,足厥阴,下部地,足少阴,下部人,足太阴。下部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可见古代医家切脉所采取的部位颇为广泛,即所谓遍诊法也。至《难经》出后,切脉才改以寸口(桡动脉)为主,《难经》开首即指出“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难经》并将古代广泛的三部九候法,完全分配于寸口。又《史记·仓公传》记仓公的脉位有“弦出左口”、“脉气口至小紧”等,仓公名淳于意,乃秦、汉时人,所以大致可以肯定: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是自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的,后汉张仲景于其所著的《伤寒论·自序》中云:“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所谓管窥而已……”《伤寒论》为二世纪著作,它所指的遍诊法为人迎(颈动脉)、寸口(桡动脉)、趺阳(胫前动脉),三部虽与《内经》有所不同,但观其对当时医生的批评,正反映了遍诊法已演变为独取寸口了。同时张仲景自己的著作对于寸口脉记载独详,趺阳、人迎则较少,对一般外感病的脉象,通篇概言寸口,若积聚、结胸等上下阻隔的疾病,则详分寸关尺部候之,若病入于胃或久病杂病,则多分寸口趺阳并举,说明了后汉时期,独取寸口法已非常盛行,而遍诊尚未全废。至三国时吴太医吕广注《难经》云:“左手关前为人迎,右手关前为气口。”竟把遍诊法的人迎配入寸口脉的左前一分的地位,到了公元三世纪时,王叔和著《脉经》,更只专详寸口脉而不涉及其他,这才使寸口在脉学上完全独立,几乎把遍诊法全部废除了。其所以演变的原因,当然与封建社会礼教束缚分不开,特别是六朝以后,妇女缠足之风盛行,妇人候足自然更不方便。因此可以推测可能先在妇女诊法上独取寸口,以后并由女及男,对男子亦独取寸口了。在封建社会中不独一般男女的交际为礼教所不许,这种封建的伦理在医学上也同时受到影响,只要从读《小学》载:“一旗妇不肯医持手诊脉,宁病而死”,与襄阳县志载:“万历朝,太后病笃,崔真人孟傅应诏,诏自帘孔引线候脉”的两种例子看来,虽然只是一种传说,但封建社会束缚了脉学的进一步发展,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在医学本身上也有促使它演变的原因,那就是由于桡骨动脉具有便于诊察的特有优点。桡骨动脉比较浅在易于触知,波动低昂较易分别,《内经》上下两部与人迎趺阳之脉,或隐而不显,或脉管较粗,区别低昂非常困难,所以,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直至今天,中医师日常使用的切脉法,虽然绝大多数是独取寸口,但有时还结合遍诊法,如利用额动脉以察发热的情况,利用人迎看期门的搏动情况;病危的患者寸口脉微欲绝,或细弦而劲,生机索然,在此时往往兼诊趺阳是否存在以判吉凶,某些痿痹患者能否恢复,或易否恢复,亦可利用趺阳决定。曾经治疗一位特等残废的患者,两足痿痹不能起床,诊其趺阳脉左脚存在,右脚消失,推知其左脚或可恢复,治疗后果能扶杖下床行动,左脚比右脚较能着力,可见遍诊法还有它存在的价值。
寸口脉形详略的演变
在中医脉学的演变过程中,除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外,同时在寸口脉的种类详略上也前后有着差别。《内经·素问》对脉的记载共二十余种:即大、小、滑、涩、浮、沉、迟、数、紧、急、缓、弦、长、弱、细、虚、实、代、短等(其实还有描绘脉状而无正式名称者未计在内)。公元二世纪仓公傅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记的脉名和数目与《素问》相近。至晋代王叔和著《脉经》时,脉的名称与数目较多,共计二十四脉,即浮、沉、迟、数、微、细、散、紧、弱、滑、代、动、缓、涩、结、促、软、洪、伏、虚、实、芤、革、弦,而为后世各家所祖述,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仍叔和之旧,但改革脉为牢脉,脉诀则去数、散二脉,另加长、短二脉,总数仍为二十四种。至通常所谓二十八脉,出明李士材《诊家正眼》,本节所举即取材于此。足见历代医家根据临床体会,不断增加,由简而繁,可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今日看来,脉的名称未免有些重复,例如疾脉不过是比较更快,似可不必另立名称。不过在古代无精密时计的状况下,不能完全以计数方法来显示它的区别程度,只好另立名称以示补救。
寸口六部分配脏腑的演变
上面已经提到:古代脉法是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谓“三部”系指全身上中下三停,“九候”系指三停各分三处,共为九处。《难经·十八难》则谓“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之有疾也;尺为下部,……主脐下至足之有疾也”,是将三停九处完全置于两手寸关尺之间,而寸、关、尺又各分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合为九候矣。《难经》虽独取寸口,但对两手六部的脏腑分配尚未全面指出,及王叔和著《脉经》,于《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平三关病候并治》等篇,对左右分配脏腑的说法才十分明显;至六朝(或云北宋)高阳生之徒综合脉诀,就概括地定为“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后来更有膀胱从肾配左尺,三焦从命门配右尺等。这种说法受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尤其是大肠小肠分配寸部更是争论不休,但大体说来,《内经》所谓“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是可信的。在一般情况下,膈以上至头部的疾病,可以在寸脉上反映出来,脐以下至足部的疾病可以在尺脉上反映出来,(这些)是有临床事实表现的,(而)在概念上脏腑所居的地位上下既有不同,自然也可以同时测知。
后唐肖渊《褚氏遗书》根据《难经·十九难》:“脉有顺逆,男女有恒而相反……,男子之脉在关上,女子之脉在关下……”又说:“男子顺阳,自下生上,故右尺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出,故右关为脾,脾生右寸肺,肺生左尺肾,肾生左关肝,肝生左寸心。女子阴逆,自上生下,故左寸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出,故左关为脾,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肾,肾生右关肝,肝生右寸心。”把男女的分配完全颠倒过来。宋储《脉辨疑》亦有类似说法,经元载同文《脉诀刊误》指出:“男女形气精血虽异,而十二经脉所引止始终,五脏之定位则一也,安可以女子位为反耶!”才纠正了这种谬论,但男左女右,男子主气,女子主血的说法,则至目前未有少变。
脉的种类
(1)平脉:常人的脉象谓之平脉。脉象不缓不急,不涩不滑,不长不短,不低不昂,不纵不横,来去从容,这是形象上的平脉;一息五至,这是至数上的平脉。平脉的范围很广,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是季节上的平脉;北方人脉强实,南方人脉濡弱,这是地域上的平脉;男子较慢,女子较快,这是性别上的平脉;年老者较快而硬,成年慢而柔软,小儿亦快,这是年龄上的平脉。此外,与体质强弱、生活(起居、饮食)情绪等都有关系,所以平脉的范围颇大,必须先熟悉平脉,才能候测病脉。滑伯仁云:“三部之内大小浮沉迟数同等,尺寸阴阳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强弱相应,四时之脉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疾、偏迟,左右弱强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诊脉须先识时脉、胃脉与腑脏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中,按之得和缓,腑脏平脉,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凡人腑脏脉既平,胃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也,反此为病。”上面列举的平脉都是用的病脉名称,其实只是借此形容它稍有偏兼,并不过分出入,我们只要知道平脉的现象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来去从容,一息五至,再参考上面的各种说法,就可得其大体。关于妊娠三月以后脉较滑疾,亦属生理上的平脉。
(2)病脉:一般与平脉相出入者为病脉(但其中亦包括了一切生理的怪脉,另在怪脉类加以讨论),通常就其体象分作二十八脉,即浮、沉、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芤、实、虚、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另有曲脉与弦脉之直上下相对立,二十八脉内并无此名,而事实上却有此脉,多现于风痰涌盛之病,名目虽多,归纳起来不外脉位、脉息、脉状、脉势四种。脉位包括高、低,脉息包括快、慢、歇止,脉状包括大、小、长、短、曲直、中空,脉势包括有力、无力、软、硬、流利、不流利,各项各有它的代表脉,此外即属于四种里面兼具一或二种的次要脉,为了说明简便,把它列了一个二十八脉体象大概表(表一)。至于二十八脉的主病说法种种不一,有时以病的原因分,如迟脉为寒,数脉为热,甚且以寸关尺分主病类与症状,如寸浮伤风等,更属刻舟求剑,举不胜举,今从病因列二十八脉主病大概表似觉较为概括,但二十八脉中独见者少,兼见者多,一病可见数脉,一脉亦可见于数病,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才能确定。
(3)绝脉:绝脉指毫无生机,转归不佳之病脉而言。古人定生死吉凶,多从脉之有神无神,脉之有根无根等方面讨论。《脉经》云:“诸浮脉无根者死”,所谓无根即浮取有脉,稍按即不应指之谓,所谓无神也包括无根在内,不过无根以浮沉言,无神则结合往来之似有似无而已。陈运公云:“看脉须看有神无神,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之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倘按之而散乱者,或有或无者,或来有力而去无力者,或轻按有而重按绝无者,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按而不得,或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忽缥缈之形,皆是无神之脉,脉至无神即为可畏,因循其待,必变为死脉。”此外又有所谓真脏脉见必死的记载,真脏脉乃各脏之绝脉,在具体脉形上,包括无根无神之外,还包括至数与硬度的特殊变化。如古所谓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水流、雀啄、偃刀,以及《内经》上的虾游、转豆、火薪、散叶等等,均为内脏机能混乱之证,故不免于死亡。
(4)怪脉:主要指反乎生理常态而又不属病理范围的脉象而言。如“反关脉寸关尺三部均不见脉,而自列缺阳溪始见脉者,陶节菴云:“病人若平素原无正脉,须用复手取之,脉必见也,此属反关脉,诊法与正取法同。”张璐云:“脉之反关者,有从关斜走自寸而反关者,有自反于内侧,近大陵而上者,有正部原如丝而阳溪列缺别有一脉大于正位者,亦有诸部皆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对于反关脉的解释,高武及张璐均认为“经脉阻结”,而虞天民氏则认为地天交泰所生成,诚然是很正确的。又如六阳脉六阴脉,均属无病之人的生理变态,六阳脉两手寸关尺平均洪大,六阴脉为两手寸关尺平均沉细。六阳脉生平很难遇见,六阴脉则虽不常见,但临床不乏此例。凡遇就诊者毫无病苦而现此脉,或虽有病苦而脉并不与病情同进退,并且六脉之中毫无区别,即当怀疑及之。其次也有属于病理的,如上面绝脉所举的釜沸、虾游,古人都把它称为怪脉。此外,更有乍大乍小之鬼脉,神鬼之说绝不可靠,但精神恍惚,或神经扰乱至极之患者,确亦偶现此种脉象,不可不知。
至于相传已久之“太素脉”云为创始于隋之杨上善,明彭用光并托言为东海冯真人于宋太祖乾德乙丑年,出传于世,其大要论贵贱切脉之清浊,论穷通切脉之滑涩,论寿夭以长短,论时运以生克,论吉凶以缓急,显然为术士之说,这不只为脉中之怪而实为脉学中之怪了。
(5)小儿脉:五岁以下的儿童切脉无法分部,宜以观察虎口指纹为主,指纹除部位分风、气、命三关,体状分粗细曲直开叉之外,还可从颜色的红淡紫黯以及往来流利或滞涩等方面来判断病情。因为它属于中医脉学的一个部分,故附此一提。
切脉法
(1)定关:掌后高骨(神门穴)对面的就是关部,朱奉谦云:“凡初下指,初以中指端按关位——掌后高骨为关,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后指尺部也。”汪石山云:“揣得高骨,压中指于高骨以定关位,然后下前后两指以定尺寸,不必拘一寸九分之说也。”三指间的距离与病人的长短有关,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
(2)下指轻重:古人有三菽之重取其浮,九菽之重取其中,十五菽之重取其沉的记载,这是从实际中得来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杨仁齐云:“每部下指,初则浮按消息之,次则中按消息之,又次则沉按消息之……于是举指而上,复稳指而下,反复拶(za)相进退而消息之。”滑伯仁云:“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寻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委曲求之曰寻。”杨氏与滑氏的轻重次第是完全一样,不过名词微有不同,而下指轻重又必因病人肥瘦而略有差异。
(3)调息:切脉时应先调息,即以医师自己(平人)的呼吸去调知病人脉搏的快慢,一呼一吸脉五至为平脉。滑伯仁云:“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目前中医师多以时钟计算,调息似已不甚重要,但根据古人要求动数候脉,需候五十动才合标准。张仲景《伤寒论·自序》对当时医生诊脉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曾经提出批评,《医贯》亦云:“古以动数候脉是吃紧语,须候五十至乃知五脏缺失,今人指到腕骨即云见了,夫五十动岂弹指间事耶?”诚然是很中肯的。
(4)择时:切脉以平旦(寅时)为准。陈无择云:“经云: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以脉未盛,络脉调匀乃可诊有过之脉。或有作为,当停宁食顷,俟(si)定乃诊,师亦如之,释曰:停宁俟定,即不拘于平旦,况仓卒病生,岂待平旦,学者知之。”事实上每个病人都等到平旦诊脉是不可能的。
在四诊中的地位
脉在四诊中所以被重视,在中医说来主要是根据“有诸内,形诸外”,可以从外察内的理论。董四园云:“脉者,血之府也。血充脉中,缘气流行,肢体百骸,无所不到,故为血气之先机,凭此可以知气血之盛衰,疾病未形,脉先昭著……凡邪正寒热虚实,凭此可推而得焉。”人体构造及生理是具有整体性的,脉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的变化,大致可以察知内在变动的全貌,这是中医脉学的整体观点(之)最高原则。
关于中医经常习用寸口诊法,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外,在中医学术上认为寸口是手太阴动脉,肺朝百脉,为脉的主导,故能“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张世贤注《难经·第一难》云:“手太阴之寸口以决夫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者,盖由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引之于寸口,变见于脉,故可以决人吉生而凶死也。”《内经》曰:“脉会太渊”,太渊即寸口也。吴幼清云:“五脏六腑之经,分布于手足,凡十二脉……手三部皆肺脏,而分其部位以候他脏之气……何也,脉者血之流派,气使然也,肺居五脏之上,气所出入之门户也,脉行始肺终肝,而复会于肺,故其经穴名为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一身之气,必于是占焉。”关于肺朝百脉的价值如何,当然还待研究,但却充分说明古人对于寸口脉的重视。
综合脉学在诊察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辨别病因
中医对于病因的认识,认为有六气、七情及有形之邪等。不同的病因即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脉象,如风脉多浮,寒脉多迟,或紧、细、微;湿脉多濡,痰饮脉多弦、紧、滑,瘀血脉多涩,忧脉多涩等(参考表二),这只是就常例中略举各种原因的代表脉,其实参伍错综变例百出,例如浮为风之代表脉,但只是指的外风,如果肝风内动则脉又当弦,若或浮而兼微,更是阳气虚浮,不但不能指为外风,并且属于内伤中之比较严重者,似此就不是这里所可罄述的了。
辨别证候类型
中医在临床诊断上除辨别病因外,还应辨别其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等八纲所属。脉学对八纲的鉴别上作用非常显著,一般而论,脉的浮沉,表示病属表属里,迟数区别寒热,脉的有力无力表示虚实。至于阴阳除统指表里寒热虚实之外,还可代表血气。张景岳云:“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有诸中必形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引人之疾病,不过表里寒热虚实,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以虚实为最要,盖凡表里寒热诸证,无不皆有虚实,既然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八纲已经是中医辨证的纲领,张氏更强调虚实二字,则为纲领中的纲领,所谓虚证指人体抵抗力不足,实证则指病邪毒素旺盛而言。八纲中的脉证还有真、假之分,更为辨证中的吃紧处。中医治虚寒常用附子、干姜,治实热常用石膏、大黄,万一真假误认,必然死生反掌。例如身发高热,面红气粗,从表面上看似属热证,尽可用石膏、大黄,但切脉沉细若绝,或虽浮大而按之豁然空虚,这种热象中医认为全是假的,它的本质实为真寒,正好与热证相反,而必须用附子干姜等剂。在这种情况下,脉学所起的作用是带有决定性的,虽然这种情况并不经常碰到,但也并非很个别的。张景岳云:“凡见脉证有不相合者,则必有一真一假隐乎其中矣,故有以阴证见阳脉者,有以阳证见阴脉者,有以虚证见实脉者,有以实证见虚脉者,此阴彼阳,此虚彼实,不有真见,最易杀人。”充分说明了脉证相应的重要和脉证相反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脉象的参考,那末真假疑似之间,必然很难辨别。
辨明病势转归
病势转归包括病情进退、顺逆与病邪传经与否等,这在脉学上也有所反映。如痢疾脉大为病进,脉小为病退。《伤寒论》云:“下痢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盖邪实病毒旺盛,表现为脉大有力,故为病进,若脉微弱数者,则邪势已衰,故为病退而痢止。这只是属于邪实方面的例子。如果属于正虚却与此恰巧相反,例如太阴病脉微浮者为欲愈,因原本正气较衰脉沉而弱,现正气来复脉沉弱渐有起色,故为欲愈。在顺逆方面,一般阳证得阳脉(如浮、洪、滑、数等),阴证得阴脉(如沉、细、涩、迟)为顺,反是则逆,这在上面脉证的真假问题上已有所说明,在阳证得阴脉,知邪虽盛而正已虚,说他是逆尚易了解,至于说阴证得阳脉似乎很好,为什么也说它是逆象呢?例如“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又如脉大为劳,均属此候,要知道这里所谓“阴证见阳脉”,并不如上文所谓太阴病脉沉弱而渐见起色的微浮之类的阳脉,而是指的革脉牢脉之类,表象似实而本质已枯。至于根据脉象判断病邪传变与否。《伤寒论》有云:“伤寒二、三日,脉若静者,为不传也;脉数急者,为传也。”是其一例;“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都不外从脉的变化上来判断病的机转的顺逆,与预后的吉凶。象这样的记载简直举不胜举。说明了脉学在诊断上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重大。
不过脉在诊断方面虽然起着如此的重大作用,仍不能以切脉为测知一切疾病的唯一方法,更不能以切脉即可知万病。中医四诊中必须全面配合,缺一不可,古训“脉证合参”、“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正强调了全面诊断的重要。汪石山云:“《脉经》云:浮为风、为虚、为呕、为痞、为厥、为胀、为满、不食、为热、为内结等……数十余病。假使诊得浮脉,苟不兼以望闻问切,而欲的指其何病,吾谓戛戛(jia)乎其难矣。古人一以脉参病,曷尝以诊脉知病为贵?夫脉经一书,开卷便言观形察色,彼此参伍,以决死生,可见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也,岂得而偏废乎。”徐大椿对一般江湖医生借脉为名的丑态,更作了刻骨的批判,是非常正确的。
结语
以上简单的就中医脉学中的一般问题粗略地介绍了一下。从中医脉学的成就来看,说明我们祖先是具有高度智慧和创造性的。其中如对于脉象的体会描写,对于持脉轻重的准则,以及根据脉象判断病因、病理、机转、预后等,基本上是正确的,有相当的物质基础,有充分的客观事实,所以肯定它具有科学的内容。但在历史的条件限制下,还未能提高到完全系统地来作出科学说明,因为中医缺乏发挥与研究,这门学问是停滞不前,或带有神秘色彩,增加了对于这门科学正确研究的困难,甚至使人怀疑到脉不可靠,其中原因除上述者外,还有学术本身存在的问题。如:
(1)舍脉从证说的阻碍:脉证虽均有常、变、真、假,但各有一定可资鉴别之点。人们不注意从这方面去钻研,贸然作出有时应该舍证从脉,有时应该舍脉从证之说,以致造成脉象虽可以帮助诊断,但又并不可靠(的观念),这只要进一步加以追究(可参考姚国美诊断治疗学),它的错误就可明白。
(2)六脉分配脏腑的可疑:脉管只是一条,在短短寸许之地,要以寸关尺来区别表里脏腑的病变,未免是很难解释的问题,何况分配方法——主要是大小肠分配寸尺的争论——言人人殊,执行的人虚应故事,本身基础已先动摇,进一步钻研似徒多事,其实只要稍稍虚心与认真就可在日常临床上体会到寸关尺三部体象确有 或 的事实,三部表现既各不同,必然有其不同的原因存在,怎可因为一时不易解释,就认为无足钻研?
(3)认为脉不可靠,而不想作研究的,固然不对。另一种虽然认为可靠,但觉得不必再加研究,也还是思想上的障碍。如有的人以为中医脉学既然有理论有系统有事实,可以说得完全科学,只要按着老一套去学习体会就成,为什么还要加工研究?至于个人直觉体会有时出入,体象描绘是否具体,理论根据是否确实,换一句话说要不要利用近代科学武器来说明问题本质,克服抽象摸索的困难,均一概置之不问,这当然不是随着时代前进的正确态度。另外也有以为脉学在中西医学里面都有记载,而且已经有了适当的科学说明,脉象的形成,无非是血量与张力、节律的关系。我们对科学知识未免太幼稚,但我们总觉得脉的问题并不会过分简单,究竟怎么样能够分部候知体内活动,能否从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求取解答,即使脉形的改变,其物理及化学基础如何,凡此种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5:35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