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红螺,俗称“海螺”,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海洋捕捞对象,鱼汛期在3~11月,辽宁的丹东使用扒拉网捕捞,旅大多用下网给诱饵的“钓螺”方法捕捞。养殖对象,主要养殖方法有吊笼养殖和虾池混养两种。
形态特征
在我国青岛约5-8月产卵,卵囊似菊花瓣渔民称海菊花。
贝壳大,略呈四方形,壳质坚厚,壳高104毫米,宽78毫米。螺层约6层,缝合线较浅。螺旋部稍高起,其高度约占壳高的1/5—1/4。体螺层中部宽大,基部收窄。壳面密生较低的螺肋,粗细略均匀。在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有一条螺肋突然向外突出形成肩角,肩角将螺层分为上下两部,上下两部相交近于90°角,其上部有时有褶皱。在肩角上具有角状突起。在体螺层的下部还有3条略粗的肋,有的具较弱的结节突起。壳色黄褐,具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较大,内面杏红色。外唇边缘随着壳面的粗肋形成棱角,内缘具多数褶襞;内唇弧形,上部薄,下部厚,向外伸展与绷带共同形成假脐。厣角质,核位于外侧。
养殖方法
一是吊笼养殖,即把幼螺放在网笼里(网笼直径30厘米,分8层,层高15厘米),每笼放幼螺60粒左右,然后吊在浮筏上养殖,笼间距80厘米;以贻贝为饵料,每4~7天投饵1次,每次每层笼投放5厘米厚的贻贝。山东烟台市芝罘区采用筏式笼养的方法养殖该螺,1991年9月投入平均壳高2.1厘米(体重9.8克)的幼螺,管养至翌年12月,平均壳高达7.3厘米(体重83.1克),每667米2水面产量达1789千克。
二是虾池混养,即把幼螺放入虾池中与对虾一起养殖,以虾类的残留饲饵、死虾和池底自然生长的贝类等作为该螺的饲料。采用虾螺混养的方法养殖该螺,春季投入壳高2~3厘米的幼螺,到当年年底,壳高可长至7~8厘米。
生活习性
生活在数米或十余米水深的浅海泥沙碎贝壳质海底,幼小个体则常见于潮间带岩礁间。
常与中国蛤蜊、菲律宾蛤仔和竹蛏等混栖在一起,并以其为食;幼螺多生活在低潮线附近,能潜入泥沙中捕食瓣鳃类,成螺多生活在低潮线下数米水深处。冬季常分散活动,水温低于5℃时,潜底进入休眠状态。
动物食性,浮游稚螺摄食单细胞藻类,变态落栖后转为动物食性,主要摄食瓣鳃类和水生动物尸体。
苗种人工培育
由中科院海洋所张涛研究员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养殖新对象健康苗种扩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子课题“脉红螺的扩繁关键技术”顺利通过现场验收。
课题组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解决了亲螺性腺促熟、幼虫高效稳定培育、高效采苗和苗种规模化高效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脉红螺规模化高效苗种繁育技术,初步实现了脉红螺苗种规模化高效培养和产业化。科研人员自主开发了2种采苗设施及方法,解决了幼虫变态过程中的食性转换
难题,突破了采苗技术难关,使幼虫变态率达到60%以上,苗种中间培育成活率达到90%以上,平均出苗量达到2.1万粒/m3水体,变态后30天苗种平均壳高5.0mm(最大10.1mm),突破了脉红螺苗种繁育的关键技术瓶颈,为脉红螺苗种培育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早期发育
卵囊在25℃时孵化时间为16 d,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膜内担轮幼虫期,最后发育为膜内面盘幼虫,破膜而出开始浮游幼体发育阶段。脉红螺浮游幼体期按螺层、面盘形态、幼体壳型和器官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1螺层期;2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3螺层期初期;3螺层中后期;4螺层期(初期、中期、后期)。其中在2螺层后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快,壳高平均每天增加44.45μm,3螺层初期幼体的生长速度最慢,壳高平均每天增加19.51μm。脉红螺附着变态的时期是4螺层中期和后期,壳高1 250~1 500μm,附着变态的标志是浮游幼体壳口边缘明显加厚并向壳口外侧翻转,壳口中央突起部消失,面盘退化,足部发达并能自由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