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脽,汉语汉字,拼音是shuí,意思是臀部;尾椎骨;小土山,仓颉为bog,郑码为qni。
基本字义
1、臀部:“厩马多肉尻~圆。”
2、尾椎骨。
3、小土山。《史记·封禅书》:其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脽后土营旁(集解应劭曰:“魏,故魏国也。脽,若丘之类。”)。《史记·孝武本纪》:於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索隐脽,丘。音谁。)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示隹切《集韵》《韵会》《正韵》视隹切,𠀤音谁。《说文》𡱂也。《正韵》髋也。《正字通》尻骨也。《博雅》臀谓之脽。《前汉·东方朔传》连脽尻。《注》臀也。
又《韵会》一曰地名,祠后土处。《史记·孝武纪》始立后土祠汾隂脽上。《注》脽者,河东岸特堆堀,长四五里,广一里馀,高十馀丈。汾隂地堆之上,后土祠在西,脽在巨灵坐处,西流与河合,以特堆象此为名。师古曰:以形高起,如人尻脽也。一说地本名鄈,音葵,彼鄕人呼如谁,转为脽耳,故汉旧仪云:葵上。
又《集韵》川佳切,音推。
又《五音集韵》职流切,音周。义𠀤同。
参考资料
.汉典.
.百度词典.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14
目录
概述
基本字义
古籍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