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稿
汉语词语
腹稿,汉语词语,拼音是fù gǎo,指内心酝酿成熟以供表达的诗文构想。“腹稿”的典故,源出自王勃写作的故事。《新唐书·王勃传》载:“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宋史·徐积传》中也有关于“腹稿”的记载:“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 后来,人们就把预先想好而没有写出来的文稿称为“腹稿”。
释义
亦作“ 腹藳 ”。先在心中孕育的文稿
出处
明李贽《初谭集》:“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舌耕。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掩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释译:王勃所到之处,都有人请他写文章,作为润笔的钱物绸缎积累了很多。别人说他是用心来编织,用舌来耕种。每当他写碑文或赞颂辞时,就先磨好数升墨,拿被子盖住脸躺着,一旦灵感来了,他突然起来,一挥而就,从不更改。当时人们说他是在腹中打好了草稿。
《新唐书·王勃传》载:“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 王勃每为碑颂,先墨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藳。”事亦见《新唐书·文苑传上·王勃》。藳,作“稿”。
《宋史·徐积传》中也有关于“腹稿”的记载:“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一夕,独草制二十二道,益敏而工,其有腹藳邪?”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套曲:“韵律声律,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上》:“腹藳虽多,未经尝试,不敢以待验之方悮人也。”
缪鸿若《和石邻闺情》之四:“却悔嫁郎多识字,几回腹稿负良宵。”
许杰 《我的写作生活》:“我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我的小说每一篇的腹稿,总是在脑子里孕育了若干时候的。”
典故
王勃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据说,他从小聪明过人,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几岁就成名了。他去世的时候,才二十六岁(有的说是二十九岁)。他的一生虽然很短,他的作品却为后世所传诵。有名的《滕王阁序》便是他的一篇代表作。人们把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参看“高朋满座”)
王勃写文章的时候,往往不起草稿,也没有穷思苦想,而是先磨好墨,备好纸笔,有时还喝一点酒,然后蒙头大睡。等到一醒来,马上跳下床,拿起笔,一口气就写成了,可以不用改动一字。当时人们说,王勃蒙头而睡时,其实并没有真睡,而是在构思,在肚子里起草稿。
肚子里起草稿,就叫“腹稿”,也叫“默稿”。宋朝苏轼有诗道:“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后谓预先想好而没有写出的文稿为腹稿。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腹稿.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01 14:04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