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管食螨瓢虫
瓢虫科昆虫
腹管食螨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害虫,主要捕食柑桔等作物上的螨类。该虫呈卵圆形,中部较宽,体黑色,具弯管。寒冷季节成虫在柑桔树冠的桔卷叶和蛛丝粘结的贴叶等隐蔽的场所中越冬·冬季温暖之日仍见少数成虫在叶上活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1.3毫米,体宽0.9-1.1毫米。虫体卵圆形,中部最宽,末端稍收窄。黑色,唇基、口器,触角褐色,后基线弧形,完整,后缘达第1腹板的1/3。雄性第6腹板后缘中央内凹,雌性第6腹板后缘弧形外突.雄性外生殖器阳基细长,其侧叶及侧叶末端的毛突的全长,相当于中叶长度的2/3,从侧面看,中叶基部弧形内弯,至端部外弯而形成尖锐的末端.弯管囊基端不着色,弯管端较尖细。
卵:椭圆形,长约0.35毫米,宽约0.21毫米,红色。
幼虫:体长约2.4毫米,灰褐至暗红色,体披细毛。胸背有许多不规则褐色毛片,腹部前8节有6个短毛簇。
蛹:暗褐色,披有短细毛。腹末粘附有幼虫的脱皮。
地理分布
福建、广东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根据福建农学院昆虫组(1977)在室内饲养和田间定期观察,在福州地区腹管食螨瓢虫一年生6代左右,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不同时期各世代卵期为3-9天,幼虫期4-17天,蛹期2-7天,成虫产卵前期6-11天,一个世代历时最短17-20天,最长为28-40天。
从2月下旬至11月园间均见瓢虫活动。室内饲养中,冬季于室温14.5℃之际.尚见一些成虫在叶片的暴露面活动。
习性
成虫:羽化时从蛹的腹面脱出,初羽化的成虫为淡桔红色一渐变为红褐色,最后变为黑色,这个过程历时2小时之久。此后在原地或移至附近停息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成虫大都在叶上活动,爬行迅速,会飞,有假死性.在不同天气情况下,晴朗天气活跃,阴雨天气隐匿.一头初羽化的成虫在半小时之内噬食桔全爪螨卵27粒,成螨7头,又一头瓢虫成虫在半小时内食完桔全爪螨卵14粒,成螨11头.取食时先吸食体液,然后连同躯壳也被吞噬,仅留下足等少量残余.一生交配多次.室内一天中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产卵最多,大都选择叶片蛛网下或叶的凹陷处产卵,常以桔全爪螨的残壳或灰尘覆盖子卵上,在充足食料情况下,每日可产卵4-11粒。植株上的桔全爪螨虫口密度与瓢虫的产卵密度成正相关,并常在桔全爪螨多的叶片上产卵.
卵:散生、初产时鲜红色,后渐变为深红,将孵化时为淡紫褐色。
幼虫:孵化在一天中似无一定的时刻。幼虫爬行迅速,取食叶螨的各虫期,但初龄幼虫则喜食叶螨的卵和幼虫.三龄前平均每日可捕食柑桔全爪螨的卵17粒和幼虫若螨25头.末龄幼虫每日能吃桔全爪螨的各个虫期多达208头,一般能吃上100多头。取食时用口器插入桔全爪螨体内吐出清化液后吸取体液,连续地一吐一吸,桔全爪螨体躯之一伸一缩直至体液被吸干后,才丢下残留的躯壳。幼虫有时遇到桔全爪蛹卵的空壳也插进口器,因吸不到什么又拔出来。在正常情况下,幼虫也有残食自己卵的现象。
蛹:老熟幼虫至化蛹前一天不食不动,腹部末端固着于叶片上,背面稍拱起。初化蛹时色鲜红,约经1-2小时后变为褐色。末龄幼虫的脱皮,留在蛹的腹部,并固着叶片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30 17: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地理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