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官名
臣: 夏代既指奴隶,也指管理王的家事的内臣。商周既指奴隶,也以臣为官称。战国以后用作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基本概念
夏代既指奴隶,也指管理王的家事的内臣。
在阶级社会初期,农业家族内的自然形成的分工达到一定的富松程度时,就有可能吸收一个或几个外面的劳动力到家族中来。战争提供了这种劳动力。这种被俘获作为劳动力的人在中国古时称之为臣,也就是奴隶。臣有的作为农业家族的劳动力,有的作为家内奴隶。到了夏代,王家的家内奴隶头目,即管理夏王家事的内臣。当时也单称为“臣”。
商周既指奴隶,也以臣为官称。
商代一方面称战俘为臣,如“鬳小臣”,作为奴隶的“臣”逃亡要被追捕;同时也有供服御的臣,如“奠臣”、“牛臣”、“舞臣”; 又有治事的臣,如“小众人臣”、“小多马羌臣”、“小臣”、“王臣”。后一类“臣”已成为商代的官称。西周、春秋时仍有以臣指奴隶的,反映在《周礼·天官》中,内小臣还是家内奴隶,春秋时晋景公的小臣为其主人殉葬。但西周时臣已用作一般的君臣之义。如《尚书·洪范》中以臣与辟(君)对言,《酒诰》中所说的“允惟王正事之臣”,都是指代朝廷任职的官员。
战国以后用作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4 22:5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