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
汉语词语
自他,汉语词汇,拼音是zì tā,是自己与他人的简称,出自《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中华
自他一词是自己与他人的简称。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 东平王 出繦褓之中而托于南面之位,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骜忽臣下,不自它于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仆不自他于君,实欲拔出恶浊,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
宋 张商英 《护法论》:“佛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自他无间,寃亲等观。”
佛教
《入行论》
《入菩萨行论》为古印度著名佛学家、实修家寂天菩萨所造。藏传佛教前宏期就已经译为藏文,上世纪五十年代译为英文,近年被译为汉文。据说仅汉译本就有十种。该论著应用的‘自他’一词,如《禅定品》云:自他平等心,首先当修持。
《佛子行》
《佛子行》由无著菩萨(作者是藏人,不是印度的无著菩萨)造,篇幅不长,但内容涵盖整个菩萨学处。在藏区对该论的解释本也不少,其根本文近来已被译为汉文,已经出版了两种解释本的汉文版。该书也应用了‘自他’一词。比如,第一佛子行中:自他渡过轮回海,为之昼夜不放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2 08:24
目录
概述
中华
佛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