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投资”,是指自己为实现人生自我价值而选择的学习方式。自我投资,用的是自己的时间和金钱。而时间和金钱都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所以,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资历,才算学有所成。
方式
一般的“自我投资”方式有四种
1、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校教育学习书本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造就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好坏,是以他对思考的有效运用程度来衡量的。任何足以改善思考能力的事情都是教育。
2、在有意义的书刊方面的投资。这些书刊可以充实自己的心灵,带来许多值得仔细思考的建设性资料,以帮助训练自己的头脑,适应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并且解决各式各样的难题。
3、在培训方面的投资。当今社会,学校的教育及教科书与社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及技术有一定的差距,知识保鲜度低,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知识只占所学知识的30%左右。学无止境,很多人才都是通过不断的专研学习,通过培训机构的培训,提升知识水平和技能,从而让自己更具竞争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4、在旅行方面的投资。《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是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正如此书的题目一样,旅行,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旅行,我们可以增长见识,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寻找生命的价值和真谛。
数据调查
2012年9月,某英语培训学校以1000名20岁到49岁年龄段职场人士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有关“自我投资”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职场人士普遍注重自我投资,且投资金额有增无减。调查还发现,除托业考试外,薄记(财会资格考试)、MOS认证、医疗文员、色彩搭配师等资格考试也很有人气。
价值
对于很多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小于30岁的人来说,投资于自己是比投资于证券市场更有价值的事情。一个精心计划的对于自己未来的投资将能够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提供持续的回报。而且某些自我投资甚至在接近职业终点的时候也是值得做的。
执行方向
1、不要放弃学生时代所学。
人不太可能一辈子都做同一个工作,持续花心在学生时代所学的学科上,非但不是浪费,在转职时反而能增加选择的机会。
2、柔性思考,多角度阅读。
现今职务有细分化的趋势,在高度专业化之下,大家都竭尽所能加强专业知识,却造成不少人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其他的事都不了解。
3、每个星期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换穿新款式的服装或改变房屋摆设,可以给人新的刺激,具有“自我启发”的功效。长期处于相同的环境下,年轻人也会加速僵化衰老。所以每个星期给自己一个新的冒险。买本新书、到从来没去过的地方逛逛,给自己新鲜的刺激与活力。
4、实际接触热门商品,思考其畅销的理由。
现在的年轻人可说都是用电视机喂养长大,鲜少关心社会脉动,因此也造成进入职场就对社会变迁钝感,迈向老化一途。现代社会的变动速度惊人,若不跟上潮流,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对于畅销的产品,并不一定要购买,但应该要实际去感受思考,为什么会畅销。
5、放假时到热闹的地方去感觉时代的脉动。
当然在辛苦工作一周后,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但休闲生活的品质也应该兼顾。趁休假时到百货公司、听音乐会等活动,能够看到许多平常没有机会看到的各形各色人物,说不定会启发新商品的构想。
6、利用通勤时间做“定点观察”。
对于广大的公车族、火车族来说,通勤时间的运用也是一大学问。部分的人可能都是发呆或打盹,要不然就是默默忍受拥挤之苦,到公司时已经筋疲力竭。其实,花一点心思,也能在上班的途中获得不少意外的收获。尤其每天相同的通车路线,刚好可以做定点观察,一样的区域、固定时间的观察,很容易察觉到一个地方的改变。
7、在星期天阅读一周的报纸。
报纸中有相当多即时性的消息,是吸收情报的重要管道。但每天一部份一部份的阅读,只是“点”的层面,利用星期天翻阅当周的报纸,对一个议题可以连接起“线”的层面,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8、看报导不要只看财经新闻。
对于上班族而言,财经新闻当然是重点必读,但如果只阅读单一报纸,视野难免会过于狭隘,因此多翻阅几份,对磨练自己对新闻的敏锐度绝对有帮助。而其他的版面,如体育版、文艺版也应该浏览一番,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情报。
9、每周阅读一本书。
藉由阅读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大家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充实资讯取舍的能力,在滚滚情报洪流中获得最有利的讯息。古典文学、世界名著、伟人传记、学生时代喜爱的读物,这些看来和工作不相干的书籍,能扩展视野,在人格养成及思考能力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10、多和不同领域的人接触。
大体而言,我们和能谈论相同话题的朋友比较处得来。但事实上多接触不同领域的人,听听各行各业的工作概况和甘苦,能给予头脑新鲜的刺激,活化思考是培养情报搜集力的绝佳机会。刚开始工作的新鲜人,在增广见闻、开拓视野上是相当重要的。
11、至少学习一种外文。
有不少上班族在学校毕业之后就和语言学习绝缘,尤其是在非国际性的公司工作,常常会疏于外文上的进修。以未来的趋势而言,有潜力的企业一定会朝向国际化发展,不趁年轻储备实力,等三、四十岁成为公司的中坚份子时才来学习,不但费力,也失去竞争力。
12、每周给自己一个私人时间。
上班认真是值得嘉奖,不过一味埋首于工作可是会出现危机。每天反覆于相同的工作中,是否有停下来为这些日子的工作绩效、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等问题做检讨与规划。习惯忙碌可能会让你变得盲目,每周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做做心灵的沈淀。学会如何与孤独相处,学会忍受寂寞,也是一种能力。
13、不要吝惜自我投资。
市面上有所谓“在三十岁前致富”的书籍,或“二十五岁之前成为百万富翁”的报导,让一般年轻上班族也开始流行以金钱的累积作为工作的目标,对于进修、旅游增广见闻的投资就相对减少。年轻时代需要储存的应该是智慧、知识资产,“无形财”的累积才能创造人生最大的财富。自我投资就是精神追求的体现。
14、避免使用信用卡。
美国人消费能力之高是众所皆知,其中一个原因可说是拜信用卡普及所赐。大家对信用卡的消费方式一定都相当了解,缺乏现金的使用感,难免会让人在不知觉中做了非必要的消费。少用信用卡除了看紧荷包之外,也可以避免失去金钱概念。尤其在工商社会中,没有金钱感如何谈生意买卖。
15、自己购买书籍杂志。
书籍是用来“查”的,并不只是用来“看”的。在有限的时间中很难将一本书仔细读完,但总有些浏览过的资讯将来在工作上会有所帮助,在需要时能立即取得,才不枉费花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