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论是班杜拉在其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它是关于个人行为、个人动机、认知与环境之间交互影响的理论。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能力井不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或者仅知道做什么,而是将认知与技能组合成统一的行动,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协调适应的一种本领。
对于自我效能的产生途径,班杜拉认为有三条。首先,个人的直接经验。一个人经常成功,自我效能一定会升高;反之,则下降。其次,替代性经验。观察别人在某类问题上取得成功会增加自己处理此类问题的效能感。最后,社会的影响,例如他人的劝说、舆论的影响。自我效能还能产生迁移、概括化,一般来说,自我效能判斯根据及处理的具体问题而有所差异,它是指向具体问题的。但人们往在因某一具体时间的成功而产生“一种更概括的效能之感,它远远超出了特定的治疗情境”。
班杜拉把自我效能作为人类动机过程的一种重要的中介认知因素来看待,用它来解释各种复杂的社会行为,例如工作、学习、利他、、侵犯、酗酒、吸毒、焦虑等,在这一理论中,班杜拉强调了人对环境及个人的认知判断对动机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