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国家级海洋综合科研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管理为主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
历史沿革
2017年1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获批成立。6月,开始筹建。10月,开工建设。
2018年9月10日,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在广西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揭牌。
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正式运行。
2024年6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加入联合国“海洋十年”进校园联盟。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4年2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共有共有各类人员149人,其中在编人员77人,全职援建人员1人,柔性引进人员45人,派遣人员与科研助理20人,联合培养博士后4人,联合培养国际研究生2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28人;博士学历68人,硕士学历3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双聘)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双聘)
科研部门
根据2024年3月研究所数据,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下设7个科研业务部门,此外有2个重点实验室、1个野外观测站以及2个研究中心。
省部级科研平台:自然资源部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海洋遥感中心)、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空间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所属科研平台: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室、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预测研究室、海洋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及智慧应用研究室、海岸带综合治理研究室、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研究室、海洋灾害预警监测与防灾减灾研究室、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室
合作交流
根据2024年3月研究所数据,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将中国海洋科技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标准规范、产品)推向广西和东盟国家,以“联合”为中心,围绕人才培养、联合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获批自然资源部“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平台建设”等项目,获批外交部“中国—东盟国家蓝色伙伴关系建设”项目,获批广西科技厅“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平台”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实施,搭建广西自治区中国—东盟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创新平台,与东盟国家海洋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全方位的合作研究和技术攻关。
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东盟海洋科技教育平台、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平台、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考平台、中国—东盟国家海洋科技公共检测平台、中国—东盟国家海洋大数据平台、中国—东盟国家海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国际会议论坛: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24年3月研究所数据,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承担了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等多项,在生态系统动力学与保护修复、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智慧海洋应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累计发表科技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116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获发布或编制各类标准7项。2021年,研究所共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编制或参与专著4部;授权专利5项,实审中专利4项。
学术交流
2021年,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共举行16次学术报告会,内容包含如何撰写国家基金、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海洋碳中和与碳循环、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与天然产物、海洋观测技术等领域和方向。
人才培养
2021年4月13日,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文《教育部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的意见》,将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纳入教育部—自然资源部首批4组“科教融合”共建平台。
根据2024年3月研究所数据,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合作招收、培养国际留学生2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标识采用同心圆设计,外部为研究所中英文全称环绕,内部上方为象征国家的“五星”,下方在象征海洋的“海浪”,四朵浪花象征“第四”。
精神文化
使命:服务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践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标: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构筑海洋生态文明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践示范区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四所简介.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现任领导.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0 10: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科研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