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是
唐代诗人
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五言古诗。这首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浩瀚的长江的气势及大禹治水的功绩。第二部分由写长江转到写洞庭、青草二湖湖水侵蚀农田,造成“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的情况。第三部分写作者希望大禹“复生”,通过兴修水利,实现“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的愿望。这首诗巧用比兴,全诗想象奇特,气格豪迈,笔力雄健,一气呵成。
作品原文
自蜀江⑴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⑵。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⑶民为鱼⑷,大哉禹之绩。
导岷⑸既艰远,距海无咫尺⑹。
胡为⑺不讫⑻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⑼,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⑽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⑾。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⑿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⒀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⒁,治之在针石⒂。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⒃。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⒄,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⒅,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⒆。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蜀江:长江。
⑵元旦夕:不分早晚。
⑶不尔:要不是这样的话。
⑷民为鱼:比喻人民被淹在水里。《左传》昭公元年:“微禹,吾其鱼乎!”
⑸导岷(mín):疏导岷江。《尚书·禹贡》里说:“岷山导江。”岷山主峰在四川松潘县西北,岷江发源于此,流经灌县、成都、眉山、乐山等地,至宜宾入长江。相传大禹疏导长江,从岷江开始。
⑹距海无咫(zhǐ)尺:从洞庭湖到达东海已不很远。咫,周代的八寸。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⑺胡为:为什么。
⑻讫(qì):完结。
⑼洞庭与青草:两个湖名。青草湖向来与洞庭湖并称,青草在南,洞庭在北,中有沙洲间隔,在今湖南省岳阳县境内。
⑽淼茫(miǎo máng):形容水大,一望无际。
⑾七泽:相传楚有七泽,云梦泽是其中之一。这里说“吞七泽”,是极力形容水势浩大。
⑿邈(miǎo):远。
⒀苗:种族名,古有“三苗”、“有苗”之称。
⒁疽疵(jūcī):疮瘤一类的疾病。
⒂针石:这里指用石针刺治疮瘤,即“针砭”疗法。
⒃水官伯:水官之长。
⒄渗作膏腴(yú)田:指大水排除后,残水透人土中,成为肥沃田地。
⒅闾(lǘ)里:乡里
⒆司徒籍:司徒,古代管全国土地、户口、物产、财赋的官。在唐代,就是“户部”。
白话译文
长江从西南流来,日日夜夜地吼叫。
后浪遭赶蓿前浪,奔过凿好的水道。
几千年没有壅塞溃央,老百姓没有淹在水中。
要不然人民都会变成鱼鳖,伟大啊,大禹治水的功勋!
老远地疏导岷江,眼看要通到东海。
为什么没有完工,余水在这里聚汇?
洞庭和青草两湖,气势一样的雄伟。
渺渺万丈的深渊,茫茫千里的大水。
每年的夏秋两季,仿佛要吞没七泽。
永族的窟穴越多,农民的土地越窄。
连我都感到惋惜,大禹岂没有遗憾!
不知是什么原因,凭遗迹寻找答案。
也许是苗民反抗,不肯把任务赶完。
犬禹也没有办法,才留下这种祸患?
水流在天地中间,就象人身的血管。
凝滞了便长脓疮,要治疗就得针砭。
怎能使大禹复活,掌握治水的大权。
手提着倚天长剑,再一次亲临指点!
引水象剪破薄纸,央壅象撕裂绸帛。
淤出肥沃的田地,踏平鱼鳖的窟宅。
把龙宫变成村庄,让水府生长禾麦。
白增加百万户口,记入政府的表册。
创作背景
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在长安接受了杭州刺史的任命。因宣武军作乱,汴路不通,便绕道襄、汉,经蜀江至洞庭湖口,目睹湖水泛滥,淹没民田,因而作了这首诗抒发感想。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全诗以诗人自己所了解到的民间故事为基础,先写洞庭湖的历史成因: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疏浚长江水道时留存下来的。诗人认为,现在长江浩浩荡荡从西南劈开大山直泻而下,就是因为大禹治水的功劳,使得长江河道千余年来不再有堵溃之祸,老百姓也不再有水患之苦。要是没有大禹,百姓都成为鱼了,因而大禹的功劳是多么大啊!但诗人接着也对大禹的功劳提出了怀疑。在诗人看来,大禹既然能将大水从岷江导流而到洞庭湖,距离不可谓不远,离海也近在咫尺了,但他没有继续疏通下去让其一直到海,却将长江之水屯积于此。现在洞庭湖和青草湖大小相当连在一起,水深万丈,水宽千里,远望一片白茫茫。每到夏秋季节发大水的时候,湖水上涨将周围的七个湖泊都连在一起,水中的鱼虾倒是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但农民可耕种的土地却大大减少了。但是诗人又觉得不能这样怪大禹,因为诗人自认为不及大禹之贤德,大禹当初之所以没有按诗人现在所想的去做,肯定有其难言之隐。但因为时代久远,诗人也不可能想出真正的原因,只是在观察古人留下的遗迹中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他怀疑当初可能是此地的苗人比较顽劣,不愿与中原地区连为一体,而想凭借此天险保全自己的种族和文化,因而没有按照大禹的想法去做,疏导水路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而大禹也没有办法,从而给后人留下了隐患。接着诗人写了从根本上去除水患的一些想法。在诗人看来,“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水流一旦受到阻滞,就变成了如人身上的毒疮和赘疣一类的东西,就要对症治病。但是需要再得到如大禹一样的贤能之才为大唐王朝来治水。如有大禹这样的人再生,他将可以手提倚天剑,重新规划治水工程,使疏导水流、掘开堵滞就像剪纸、撕布一样容易,这样一来,千里洞庭就变成了膏腴良田,原来鱼鳖所居之所也就被踏平了,从此“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而大唐也可由此增添居民百万户,户部的统计表上也可相应地增加人口数了。
这首诗把传说与现实结合起来,把现实与理想结合起来,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人在写两湖水患中,前后四次提到大禹,把眼前的灾害同大禹的功绩联系起来,同希望大禹“复生”联系起来,同美丽的幻想联系起来,既写了当时的情况,又写了诗人的理想。诗中将两湖与禹王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写,有写实,有想象,内容丰富,气势磅礴。诗的语言平实质朴,有较强的形象性;多用比喻,如“凿如劈”、“如身有血脉”、“似剪纸”、“如裂帛”等。
名家点评
清·
乾隆皇帝《
唐宋诗醇》卷二十一:“议论奇辟,笔力亦浑劲与题称。集中此种绝少,颇近昌黎,其源亦从杜甫《剑门》一篇脱胎。”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卷四:“香山有过洞庭湖诗,谓大禹治水,何不尽驱诸水直注之海,而留此大浸估湖南千里之地,若去水作陆,又可活数百万生灵,增入司徒籍。岂禹时苗顽不用命,遂不能兴此役耶?此书生之见,好为议论,而不可行者也。……香山但发议论以聘其诗才,而不知见笑于有识也。”
清·
何焯《
白香山诗集》:“东注尚干余里,群山万壑潴为洞庭,有川必明泽,安得疑禹功之不尽,书生语只可隔壁听也。或借以比小人之难去耳。”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
刘禹锡并称“刘白”。著有《
白氏长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