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
2008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是2008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爱珺。本书主要介绍了舆论监督的权利保障、舆论监督与人格权、批评性新闻如何避免侵害名誉权等内容。
作者简介
林爱珺,女,1968年10月生,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曾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进修。现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兼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法学、新闻伦理学、新闻理论,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有《传媒法》、《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侵权热点问题分析》、《新闻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媒介社会学》、《法学概论》、《经济法学》等。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目前在研课题有《传媒与知情权研究》、《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的建构》、《广州亚运传播战略研究》等。曾在《政法论坛》、《新闻大学》、《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战线》、《太平洋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美国有关传媒报道与公正审判的冲突及其法律调整评介》、《中国传媒产业化的法律前提》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新闻传播学的视角》获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出版个人专著《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参与撰写《合同法通论》、《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等书。
内容简介
《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是由五个章节和三个附录结合而成。五个章节分别阐述了舆论监督的权力基础——知情权、舆论监督的权利保障、舆论监督与人格权、批评性新闻如何避免侵害名誉权、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选取的附录是与《舆论监督与法律保障》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对新闻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有代表的司法解释,在当时或对今后有影响的新闻侵权的案例。一个新闻法学研究者的耕耘足迹,舆论监督的权利保障,批评新闻如何避免侵害名誉权,舆论监督与人格权,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等。
目录
总序
序 一个新闻法学研究者的耕耘足迹
第一章 舆论监督的权利基础——知情权
第一节 知情权的法律价值
一、知情权的内在价值
二、知情权的社会价值
三、结语
第二节  知情权与保密权的冲突与平衡
一、中国现行保密制度忽视了公民的知情权
二、完善定密制度,实现对保密权的静态制约
三、建立健全权利救济制度,实现对保密权的动态制约
四、结语
第三节 灾难报道中的知情权
一、保障公众知情权应是灾难报道的第一要义
二、以人为本,全面报道灾难新闻
三、抛弃“泛政治化”的报道观,重塑媒体新形象
第二章 舆论监督的权利保障
第一节 舆论监督保护的现状与法律思考
一、舆论监督频繁引发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
二、记者因舆论监督频繁遭受打击报复
三、舆论监督的立法极不完善
四、完善舆论监督立法的思考
第二节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方法初探
一、选取具有影响力的焦点题材
二、拓宽舆论监督信息源
三、加强媒体间的联系
四、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增强舆论监督的威力
五、依法监督,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第三节 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的平衡
一、国际上平衡舆论监督权与名誉权的法律措施
二、对我们的启示
第四节 富士康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案的冷思考
一、舆论监督权遭强势的挤压和戏弄
二、媒体的诉讼能力有待加强
三、司法不受尊重
四、社会理性的缺失
第三章 批评性新闻如何避免侵害名誉权
第一节 保证批评性新闻的真实性和公开性
一、多渠道、多角度采访,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二、把握批评性新闻的主题与采访场合,保证新闻的公开性
第二节 批评性新闻要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
一、客观报道原则要求批评性新闻不能使用侮辱性语言
二、法制原则要求批评性新闻不能使用侮辱性语言
三、如何避免使用侮辱性语言
四、使用侮辱性语言的免责
第三节 批评性新闻的证据收集与保存
一、收集与保存证据的必要性
二、收集证据的方法
三、保存证据的期限
第四节 规范举证责任保障舆论监督
一、“谁报道,谁举证”是对民诉法的曲解
二、“谁报道,谁举证”不符合新闻规律
三、为了公共利益,宽容舆论监督
四、重申“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
第四章 舆论监督与人格权
第一节 论官员名誉权的限制
一、限制官员名誉权的宪政基础
二、社会公共利益原则要求限制官员名誉权
三、司法资源有限,而官员拥有的社会资源足以救济其名誉权
四、官员维护名誉权的合理范围
五、结语
第二节 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
一、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侵害形式
二、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立法现状与司法保护的缺失
……
第五章 舆论监督与司法活动
附录 附录导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9 11:23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