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联乡,隶属于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地处
康定市东南部,东与前溪、麦崩两乡山水相望,南与
孔玉乡接壤,西与
炉城镇毗邻,北与姑咱镇、时济乡相连,距市区45千米,区域面积243平方千米。2011年末,舍联乡辖区总人口2269人。
历史沿革
1952年,设舍联乡。
1966年,改为红专公社。
1975年,更名舍联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2016年,撤销舍联乡、前溪乡,设立鱼通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舍联乡辖舍联、江咀、干沟、野坝、牛棚子、勒树6个村民委员会。人民政府驻舍联村(因黄金坪电站建设需要,乡政府于2011年5月临时搬迁至姑咱镇办公)。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舍联乡地处
康定市东南部,东与前溪、麦崩两乡山水相望,南与
孔玉乡接壤,西与
炉城镇毗邻,北与姑咱镇、时济乡相连,距市区45千米,区域面积2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舍联乡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为高山峡谷地貌。
气候
舍联乡日照长,干旱少雨,雨量集中。年平均气温17℃。
水文
舍联乡境内河流属大渡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下索子沟河、响水沟河;大渡河为过境河流,自干沟村入境,由北而南,境内流程30千米。
自然灾害
舍联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泥石流、雷击等。泥石流灾害年平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5~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7月23日凌晨3时许,干沟村的响水沟突发的泥石流在短时间内形成了长3000米、宽约50米的堰塞湖,库容达300万立方米。造成省道211线多处中断,3000米道路被淹没,电力中断,通讯不畅。3个工程公司在长河坝水电站工地现场作业的195人中,安全转移97人,现场逃离44人(4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死亡4人,失踪50人。
自然资源
舍联乡境内已探明的矿藏主要为金,已经开发的有响水沟矿山、牛棚子矿山等5个矿区,矿区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舍联乡辖区总人口2269人。总人口中,男性1225人,占54%;女性1044人,占46%;14岁以下518人,占22.8%;15~64岁1623人,占71.5%;65岁以上128人,占5.6%。总人口中,藏族1517人,占66.9%;汉族742人,占32.7%;回族6人,彝族4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8‰,人口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长率8‰。
经济
截至2011年,舍联乡农业总产值946.9万元。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093亩,产量449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2亩,产量34吨;大春粮食种植面积1398亩,产量488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马、家禽为主。2011年末,各类牲畜年末存栏2023头(匹、只),出栏1284头(匹、只)。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舍联乡有文化活动室2个;农家书屋1个,藏书900余册。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野坝村业余舞蹈队1个,成员20余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舍联乡有小学2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舍联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0户。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762人。
交通
截至2011年,舍联乡境内有211省道过境,通村公路2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舍联乡因乡政府驻舍联村而得名。
地方特产
青稞是藏区的特殊商品,是藏民族群众的主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稞耐寒性强,是高原山区适应最广的农作物,几乎成为高原唯一的粮食农作物。青稞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含量高。青稞作为藏族的一种主要农作物,是藏族人们生存的必需主食,在藏族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早在吐蕃时期,藏族农业生产就有了长足的发展。青稞以其耐旱、耐寒等优势,被地处寒冷、干燥、农作物生长期短的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民族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