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皇角蟾,角蟾科角蟾属动物。分布于湖南、广西。学名为 Megophrys shunhuangensis身体小, 头长略短于头宽,从背面看,吻端圆形,从侧面看吻端钝而突出。
物种学史
在2016年9月28日的调查中,在
舜皇山山区常绿阔叶林浓密的灌木丛及其附近发现了该物种。
在2018年9月16日和2019年4月25日的调查中,在南山山间溪流内及其附近发现了该物种。湖南师范大学邓学建团队在《ZOOTAXA》杂志上发表了角蟾属一新种—舜皇角蟾 ,发现于湖南舜皇山以及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
形态特征
体型小(雄性体长30.3–33.6 mm;雌性体长37.6 mm);具上颌齿,无犁骨齿;舌梨形且边缘平滑,后部无缺刻;后肢纤长,左右跟部重叠,胫跗关节贴体前伸达鼻吻间;前臂具一约为前臂长2/3的宽斑;婚刺小而细密。
皮肤及体色
头部、身体和四肢的背部光滑,仅有少量小的疣粒;鼓膜光滑;
上眼睑光滑,在其边缘有一排小的疣粒,其中中部有一个稍大,呈角状。生活时,头部、身体和四肢的背面和侧面主要是砖红色(或浅棕色);
吻前部灰褐色,有细密的橙红色颗粒;两眼之间有棕色倒三角形斑纹(部分个体具有浅黄色窄缘),中间无浅色斑点;
上唇有深棕色的垂直的条纹,其中在眼睛下方的最大最明显,该条纹自鼻孔延伸至上颚后部;
在背部表面有深棕色的“对Y形”斑纹;前臂背表面有深色条纹;
后肢背表面有明显的棕色纺锤状横向斑点;指与趾背表面有浅棕色斑点。
腹部表面光滑,在腹侧和背侧包括四肢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腹部表面棕色,腹中下部有白色网状斑点,腹部两侧为深棕色;
喉部主要为浅棕色,有一深棕色斑点(部分个体具有浅黄色窄缘);
四肢表面主要为橙红色,散布白色斑点;胸、股腺呈乳白色。
其他特征
在环境温度为16.4ºC的情况下鸣叫声主频在3.79–3.88 kHz。鸣叫声厚实且持续时间长,每个音节持续时间长(97–129 ms),音节与音节的间隔也较久(210–359 ms)。
栖息环境
在舜皇山山区常绿阔叶林浓密的灌木丛,海拔为882m;在南山山间溪流内,海拔分布范围在1102-1652 m。
生活习性
日落天黑后在溪沟的石头上开始鸣叫。
分布范围
分布于湖南南部,广西北部。模式产地为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里竹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