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一季》是
中央电视台推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纪录片,共6集,
余乐任总导演,黄康源、陈晞、高洁等编剧。
剧情简介
在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单元中,展现了中国东南西北中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及社会形态,让观众以一个全新的的角度看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
分集剧情
分集剧情参考
幕后制作
拍摄过程
开拍前导演组做景点调研,最后为每集收集到100多个预选拍摄地点。经过第一轮筛选,实地拍摄约40个,后期编辑过程中再一次经过筛选。每集的文字材料都有15万字,最后选编成六到七千字的解说词。让观众观看画面的同时,又像打开了一本百科全书。
拍摄中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多公里。航拍之前通过网络结合卫星地图及实地调研的形式完成多轮踩点,在模拟三维的环境中方便地预览不同机位的效果,完成一系列构图,再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选定拍摄地点,设计飞行路线、飞行高度和角度,画出分镜头脚本,从而形成一本完整详细的拍摄目标书。每个省约有40个拍摄点,每个拍摄点至少要拍10组镜头,每一个镜头都用手绘图画的方式,标出了画面最后呈现的形态。
航拍可以深入到无人区,拍到人们前所未见的景观。很多动物都是用无人机拍摄的,因为噪音小,不会过度打扰它们,也便于贴近。陕西那集里,全世界唯一的一只棕色大熊猫就是用无人机拍的。
海南篇拍摄的时候是台风频发的季节,大风大雨、高温潮湿,空气中含盐量高,对直升机以及摄影设备的损耗性和破坏力很大。拍摄五指山的时候,第一次只看到一片茫茫云海;第二次,第三次航拍五指山只有一点山尖儿;第四次,摄制组派人守在五指山脚下负责看天气,一直守了几天,一看到云开雾散,立刻通知直升机航拍组起飞,在一小时之内迅速拍摄,这才拍摄到五指山的真面目。
陕西篇拍摄的时候时逢夏天,拍摄到的泾河水一点都不分明,很浑浊。在经过调研之后知道到了冬天,泾河水的含沙量迅速减少,就会变得清澈。于是拍摄团队到了初冬的时候又去陕西拍了一次,终于拍到了“泾渭分明”。
旁白解说
导演余乐表示,解说词文本上需要平实又注重细节描述,感觉应该像是一个老朋友在空中带着观众去飞、带着观众去看的感觉,因此相应的声音需要是平和的,讲述性的,娓娓道来的。解说李龙滨的声音有特点,具有亲和力,与《航拍中国》的气质非常契合,所以选择他为解说。
主创团队
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作品评价
该片是一部全部由航拍影像构成的纪录片,从高空摄影对人类视角的开阔、航拍影像的空间塑造、艺术修辞、特效动画等方面,实现了航拍影像的美学价值拓展。通过构建“影像奇观”,强化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增强观众主观印象的视觉记忆,从而完成了影像美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构。航拍的视觉影像“奇观”特征,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航拍作为主观镜头的拍摄方法也有所体现,以动物视角的主观开拓,让观众认识世界的角度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视听》评)
该片以前所未有的航拍视角给观众视觉上的满足,无论是高空拍摄还是近地拍摄全部使用航拍,无任何地面摄像机进行补拍,真正达到了“俯瞰中国”。在地点上选取上综合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多种因素,以观众为核心,生活化为主,让观众重视这些熟悉的景观并且挖掘它们的潜在美。该片的画面取材于真实场景,拍摄、剪辑、配音、音乐等方面相互配合,画面与声音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总体上,呈现出“三美”,一是自然美,其中的景观体现出自然之间的神态,去矫饰,巧与拙,雅与俗并存,美的平实;二是和谐美,镜头中出现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多类型的画面,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本身之间和谐的唯美;三是意境美,虽然是纪录片,但它寄情于景,将思想和技术处理得恰当,善于捕捉细节,展现细节之美,营造出别具一番的意境中国。(《新闻前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