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博物馆(China Maritime Museum),全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
滴水湖)。中国航海博物馆于2010年7月对外正式开放,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年接待游客319629人次,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首个中国国家级航海博物馆。
历史沿革
创立背景
2005年7月,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隆重举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以此为契机,经征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上海市临港新城投资建造国家级航海博物馆。
沿革事记
建筑布局
综述
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由1个2层的基座和2个侧翼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在总体布局方面,博物馆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将大部分重要的分馆均布置在6米层的主入口区附近,参观者从北广场的大台阶进入6米入口层,2层的中心区域是一个高约58米的巨大空间,其中设置了中国帆船。各个展览楼层视线通透,博物馆的1一2层为主要展示区域,通过中央共享大厅的自动坡道联系。博物馆1层除了展览用房外还设有车库、设备用房和存放展品的库房。在1层和2层,即2个基座层之上是侧翼建筑的3层和4层,此处布置较小题材的展览和设置一些多功能会议厅和办公室等。在建筑东翼南北两侧的2—3层还分别设置了小型的电影院和穹顶天象馆。在建筑外6米及12米高处均设置了可上人的活动平台,既可疏散参观人员,又是人们室外参观活动的场所。中央的帆形壳体既提供了大型船体的展示空间,同时其建筑本身也是人们在户外的参观对象。在具体细节场馆设置上,整个博物馆由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六大主题展馆,海洋、航海体育与休闲两个专题展区,天象馆、4D影院、儿童活动中心三个其他场馆构成,涵盖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
展厅场馆
建筑特色
外观设计
中国航海博物馆两座七十米高的钢结构中央帆体,是整个建筑的亮点,其建筑外形犹如两叶白色风帆,2个对峙的轻质屋面壳体在广义上表现了海洋这一主题,使人联想起航海的风帆,构成了整个博物馆建筑的重要而富有个性的标志。博物馆简洁平实的外观与船帆壳体富有表现力的结构相呼应。一方面,博物馆“大厅”的尺寸由其内部展出的大型中国帆船决定。另一方面,它的尺寸恰与建筑基座形成一种均等的关系,以此而构成比例协调的中国航海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这种独特的形象也突出了临港新城与航海事业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其在全球航海贸易中的杰出作用。
节能设计
为了达到节约能源和满足构造技术方面的要求,中国航海博物馆采取了以下的建造设计方式:
1、建筑外墙体采用200毫米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加25毫米挤塑聚苯板加浅色石材幕墙(外墙外保温);石材幕墙与保温层之间留有空气层,有利于保温隔热。
2、2层和3层上人屋顶平台构造采用屋面板、架空空气隔热层、35毫米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及防水层的做法,以达到保温隔热的要求。
3、2层上人屋顶平台两侧设计有遮阳隔栅。
4、中央金属帆体屋顶采用双层蜂窝铝板,由于是双曲面金属屋顶,因此中间保温层采用现场喷涂的40毫米的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
5、采用密蔽性好的节能铝合金门窗和玻璃幕墙。建筑入口处采用门斗形式,有利于建筑节能。建筑幕墙采用8毫米断热铝合金+12A+8毫米的低辐射中空玻璃窗,以减少热量损失。同时幕墙上设有一定比例的可开启窗或通风换气装置。
消防设计
为了满足场馆消防安全的要求,中国航海博物馆采取了以下的建造设计方式:
1、由于博物馆一面临水,消防车可从3个方向直达楼体,在建筑物1层长边设置可穿越整个车库的消防车道,消防车及人员、设备可直接穿越。
2、博物馆地上4层,屋面檐口最高处23.95米,局部有单层高约70米的风帆造型。由于人员可到达的活动区域均在24米以下,因此按一类多层建筑、一级耐火等级设计。各层均设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1层、2层及3层均有直接对外疏散出口。
3、由于展厅区域的防火分隔设置垂直防火卷帘,会影响净高,设置防火墙又不利于展厅大空间布展,因此采用了水平侧向防火卷帘,卷帘盒巧妙隐藏在布展区域划分隔断中。
4、高约70米的风帆帆体中部设有可开启的排烟窗,上部约20米的空间作为储烟仓。
展出内容
综述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现拥有藏品总数2048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1375件(套)。
馆藏珍品
文物赏析
文化活动
馆区活动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的《国家航海》,是中国知名的以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为核心内容、具有国际性特色的专业学术刊物。其所刊论文以中外航海文史研究为主,涉及海洋史、海上贸易、交通航路、古代造船、水下考古、航海文物等,同时关注相关领域的书评资讯与学术动态。除了《国家航海》,还出版了《风正一帆》《海帆远影》《航运江南》《图说中国》《向海而兴》《沧澜航程》《海帆寻踪》《丝路联通的中国与世界》等多部书籍。
所获荣誉
作用价值
文物价值
中国航海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重500公斤,长7.45米的中国古代巨型木锚,巨型木锚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由于木制锚不易流传,故巨型木锚可谓弥足珍贵,它的发现更是填补了中国古代船舶史木锚实物的空白。
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营口”灯船与上海“铜沙”灯船、天津“大沽”灯船同属于最早一批使用的灯船,经历了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从乙炔灯器到太阳能供电、远程遥测遥控等技术变革,是航标事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此外,营口灯船船板为铆钉结构拼接,反映了19世纪中晚期造船技术及航海发展的先进水平。
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的巨型明清船舵,古舵舵杆下端有一个直径为50毫米的小孔,而在舵叶上方靠近舵杆处有直径110毫米的圆孔,为中国古船舵所特有的勒肚孔和吊舵孔,这两个孔在史料中多有记载,但在实物发现中却极为少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该古舵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完整的也极具研究价值的古舵,极为坚硬粗大的舵杆以及相当完整厚实的舵叶都属罕见。古舵上吊舵孔的发现也表明了这是一个升降舵,而勒肚孔更是在实物上的首次发现,也佐证了史籍中对古代航海关于勒肚孔“用勒肚索一条,自舵系起从底至船头,以牵舵,使不拽出”的记载。由于古代勒肚技术在明代后期至清代中前期在海船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也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文化价值
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公益性航海文化教育基地,利用世界海事日、国际海员日和中国航海日活动等契机,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航海文化宣传活动,弘扬中华优秀航海文化。发挥了文化建设载体的作用,弘扬了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传统,构建了国际航海文化交流平台,培养了广大青少年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营造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气氛。
文物保护
综述
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有相当比例是船舶或船舶构件,这些藏品突出特点是体量大、材质多以及保护实操难度高。中国航海博物馆通过跨界合作对多件大体量复合材质文物完成了保护修复。
保护措施
1、在馆舍东南角另辟一处场所搭建临时用房,专供船舶构件保护修复使用。
2、针对船舶的铁箍脱盐,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修复保护方案。
3、在文博单位技术支持下,经市场比选,通过跨界合作引入具有资质的社会力量推进该项目。在尽可能保留文物历史信息前提下,经过脱盐、除锈、缓蚀封护和撵缝等保护处理,使船舶构件得到加强。
机构设置
行政机构
中国航海博物馆下设团委、工会、藏品修复部、藏品征集部、运营开发部、信息技术部、社会教育部、开放管理部、学术研究部(藏品保管部)、陈列展示部、物业管理部、安全保卫部、财务部、组织人事部、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共计15个相关一级部门。
学术机构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
浦东新区临港新城申港大道197号(近滴水湖)。
开放时间
中国航海博物馆开放时间为9:30—16:00(15: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价格
参观须知
1、全程需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2、展馆内禁止食用饮料及食物。如有餐饮需至一层亲水平台、观众餐厅等指定区域食用。
3、博物馆全面禁止吸烟。
4、馆内摄影、摄像禁止使用闪光灯。
5、展馆内禁止追逐打闹,推搡拥挤、大声喧哗。
6、展馆内禁止触摸展品。
7、衣冠不整者、酗酒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参观。
8、展馆内禁止携带饮料和食品进入展区和影院,自觉爱护馆内展品及公共设施;禁止随意丢弃杂物,保持环境卫生。
展馆服务
交通信息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至“
滴水湖站”2号口,并换乘“
上海公交1096路”至“环湖西二路申港大道”站,步行至中国航海博物馆。
外环线S20(浦东机场方向)→S2沪芦高速(东海大桥方向)→临港新片区出口,下沿申港大道直行至中国航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