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通信设备
舰艇上用于传输信息的各种设备的统称
舰艇上用于传输信息的各种设备的统称。分为舰艇外部通信设备和舰艇内部通信设备两类。包括舰艇无线电通信设备、舰艇有线电通信设备、水声通信设备、舰艇视觉通信器材、音响通信器材等。
舰船通信
舰船通信一般是指舰船与外部,如与各级指挥所及协同行动的其他舰艇、岸上机动部队、空基与天基平台之间,以及舰船内部所进行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交换。简单一点,也可以说成是根据作战指挥,航行,勤务及内部联络的需要,舰船与外部及舰船内部所进行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交换。舰船通信是军事通信的一种,它与其他军事通信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独特的需求和特点。舰船通信有着鲜明的海上移动通信的特色,其中的对潜通信更是世界上公认的难度最大的军事通信之一.
舰艇通信发展
在早期的冷兵器和热兵器时代的漫长岁月里,舰船通信一直是以传递听得到的声音和看得见的信号为基本手段的。这类手段包括:早期用海螺、钟、鼓等发出声音,以及用狼烟、五色旗、手旗和焰火、火箭等视觉信号传递消息,后来又发展了汽笛声和信号灯等手段。显然,这些原始手段严重限制着船舶的通信距离。而当海上舰船的动力以及作战系统进入机械化时代后,这些手段就更加难以满足舰船传递指挥命令及协同信息的需要了。
现代无线电舰船通信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7年夏,俄国人A.S.波波夫在波罗的海上的“非洲”号和“欧洲”号军舰之间首次进行了无线电通信试验。1899年,意大利人G.马可尼在英国的3艘军舰上安装了无线电通讯设备,第一次实现了舰船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日俄在1905年的日本海大战中,首先把无线电舰船通信用于战争。此后,舰船通信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 最初的无线电台使用的是火花式发射机和矿石检波接受机。1918年之后,电子管的应用及超外差接收制式的发明使无线电通信确立了正弦振荡发射、超外差接受的体制。1920年代到1980年代是现代无线电舰船通信的重要发展时期。
1920年代,短波远距离传播特性研究的深入及电离层反射的发现,使短波无线电报和电话得到迅速的应用,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海岸和舰船用的短波电台。1930年到1940年代,超短波视距通信得到发展,舰船与港口开始装备超短波无线电台。1950年代末,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舰船开始使用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
1960年代初,美国首次进行了舰载卫星终端的试验,此后的一、二十年间,卫星通信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并大量应用于舰船。同样是在此时期,美国与苏联先后研发并建立了用于与深潜核潜艇进行通信的超低频大功率发射台,同时对蓝绿激光对潜通信等新的对潜通信方式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980年代,短波通信技术的新发展又使短波通信的质量和应用提升到新的水平。近一、二十年间,由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舰通信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全面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
产品分类
船舰通讯中的所谓内通和外通,简单点说就是指在舰船内部以及舰船与外部之间的通信。两者的使命有所区别:内通是保障舰船内部指挥、会议电话、生活勤务、通播及监视报警等任务的通信;而外通一般应具有舰-岸、舰-舰(艇)、舰-空无线通信以及应急救生通信的功能和能力。这两种通信在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内通以有线方式为主,其所用的技术与设备与民用电信系统的类似;而外通则主要用无线方式,其在某些频段上与商业移动通信系统有不少共通之处,但使用了更多的频段和方式来保证其通信的可靠性。这两种通信在通信业务种类、调制方式、组网特点及信息的管理处理上还是有不少共通之处的。应当说,它们是舰船通信中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大约自1990年代起,舰船通信中的内通和外通就基本上不再以独立系统的形式出现了,而是两者被完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内、外通一体化的舰船综合通信系统。
无线电通信设备
对于与舰船通信密切相关的通用无线电通信设备而言,按照所采用的技术及对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一般认为现已发展了四代产品,即模拟电台、数字电台、软件电台和软件无线电。国外先进国家海军的舰船通信技术与设备基本是与这些发展同步的,美国海军的舰船通信在二战后更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模拟电台的特点是其射频部分、中频处理及基带和信源处理,包括功率放大、射频接收、调制解调、混频、滤波等均采用模拟的方式实现。这类设备一般体积较大,硬件调整比较困难,是舰船通信早期应用的主要设备。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无线电设备中的应用,1970~1980年代,无线电设备经历了由模拟向数字方式的转变。由于早期数字信号能力的限制,初期的数字电台的数字处理仅限于基带和信源部分。其中包括信源编解码、差错编码、信道均衡、载波恢复等,而射频和中频的处理,如调制解调、混调、滤波等,仍采用模拟方式。与模拟电台相比,数字电台的体积较小,耗电省,性能更可靠。
软件电台的进步体现在:除了射频滤波、低噪声放大和功率放大外,电台的其它功能都利用数字处理的器件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软件电台和数字电台虽然采用的都是数字技术,但软件电台具有高度可编程性,包括可编程的中频滤波、信道接入方式和调制解调方式等。软件电台能够自动选择最佳传输信道,并可通过检测传播路径来选择适当的调制方式。另外,它还可以选择最佳的通信模式及合适的通信协议与信号格式来进行通信。这些进步不仅使设备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而且使其功能有了更大的提高。
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是10多年前才提出来的,已获得迅速的发展。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纯数字”、“纯软件”的无线电设备,它的模/数变换装置紧靠射频天线,除功率放大等少数射频处理功能外,其它功能均可通过数字处理器件和软件编程来实现。软件无线电采用的是模式化、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其仅通过更新软件版本或更换个别硬件模块就可以实现更新换代。应当说,软件无线电使无线电通信设备成功地实现了由硬件密集型向以软件为中心的结构转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的现状
我国舰船通信的总体水平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过,围绕中央军委提出的“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舰船通信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与先进国家海军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5 14:09
目录
概述
舰船通信
舰艇通信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