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良弼(1877年—1912年1月29日),字赉臣,
红带子,满洲
镶黄旗人,清末大臣、
宗社党首领,是
道光年间
大学士伊里布玄孙(《清史稿》称为伊里布之孙)。
良弼是道光年间签订《
南京条约》的大臣
伊里布的玄孙(《清史稿》记载为孙,恐误),到他这一代已没落为驻防旗人。光绪三年(1877年),良弼生于成都。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侍母极孝。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该省选送赴日留学,入
成城学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毕业回国,入
练兵处。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补军学司副使;八月,
袁世凯延揽其为调充陆军第八标
统带官。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回任军学司副使,并主持保定陆军学堂校务;同年新军在河南
彰德举行会操,任北军审判长,其间充任考试陆军游学毕业生襄
校官、
提调官等职。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兼参议上
行走。
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清廷“从良弼等之建议”,仿日本
参谋本部设立
军谘府,以统筹全国陆海军事宜,
军谘大臣载涛不谙军事,凡事皆以良弼为“谋主”;十月,擢升禁卫军训练大臣。
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随载涛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同年秋,参与组织
滦州秋操。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
武昌起义爆发后,良弼既反对起用
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十一月,袁世凯进京出任
内阁总理大臣,调
冯国璋任
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实权;十二月,授
军谘府军谘使,兼
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1912年1月12日,良弼与
溥伟、
铁良等组织“
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
宗社党”),反对
南北议和与清帝
逊位;1912年1月19日,宗社党发布宣言,主张
罢黜袁世凯,组建“战时皇族内阁”,由铁良任总司令,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
辛亥革命期间,南方起义军民往往屠杀满人,消息传到北京,满人多欲泄愤,其中有人提议将北京汉人全部杀死,以制止南方起义军民的屠满行为,竟得到清廷高层批准。良弼听说后,赶紧谒见军咨府大臣
载涛,声泪俱下地表示此举愚蠢至极,不但于事无补,还会给满人带来灭顶之灾,要求必须等到收回成命的消息后才肯离开。载涛也被他说服,前去谒见摄政王
载沣,载沣同意收回屠汉之令,并转告良弼不得泄露,以免滋扰,良弼这才欣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