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现
蛋白尿前已有5年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程度一般>20.0/13.3 kPa(150/100 mmHg)。
5.除外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和其他继发性肾脏疾病。若有以下条件则有参考价值:①病程进展缓慢;②年龄在40~50岁以上;③有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④有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病史;⑤肾小管功能损害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⑥
血尿酸升高。
如临床诊断困难,可作肾活检,但肾穿刺易发生出血,需掌握指征。组织学改变主要有:①肌内膜肥厚,特别是在叶间小动脉;②玻璃样变,主要是入球动脉;③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萎缩、系膜基质增加、包曼囊增厚、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
治疗上早期应首选利尿剂或引达帕胺(寿比山)。为了降低蛋白尿,可选用长效的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苯那普利(洛丁新),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降压,又减少蛋白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