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多诺霍
爱尔兰女作家
爱玛·多诺霍(Emma Donoghue),也译作艾玛·唐纳修或者艾玛·窦纳修,爱尔兰作家,主要作品有《快炒》、《头巾》、《亲吻女巫》、《房间》和《神迹》等。
人物经历
1969年10月24日,爱玛·多诺霍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父亲是爱尔兰文学评论家丹尼斯·多诺霍。他的少年时光大多在都柏林的一家天主教女子修道院学校度过,十岁时在纽约生活过一年时间。
1990年,爱玛·多诺霍获得都柏林大学学院英语以及法语一等荣誉学位(最高等级),但却拙于开口说法语。随后爱玛·多诺霍移居英格兰,在剑桥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博士学位。
23岁时,爱玛·多诺霍开始写作,自从做了一个月的旅店服务员而被解雇后,爱玛·多诺霍便以不曾拥有一份靠谱工作而深觉幸运。此后经年往来于英国、爱尔兰以及加拿大。
1995年,爱玛·多诺霍出版第一部小说《快炒》,次年出版《头巾》,这是她的两部当代都柏林小说。
1997年,爱玛·多诺霍出版了主要针对英国的成人市场和美国的年轻人市场的短篇小说集《亲吻女巫》。
1998年,爱玛·多诺霍开始定居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与同性伴侣克里斯·鲁尔斯顿以及幼子芬恩和幼女尤纳居住在一起。
2004年,爱玛·多诺霍出版了《套模面具》,讲述了发生在十八世纪90年代的伦敦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段不伦三角恋爱。
2010年,爱玛·多诺霍根据2008年奥地利的弗雷泽尔案,写出了小说《房间》。该书获得了爱尔兰年度小说大奖,且入围了包括布克奖、橘子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英语文学奖,也成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彭博商业周刊》等报刊的年度选书。
2016年,爱玛·多诺霍出版小说《神迹》,该书入围2016 年杰克逊文学奖。
主要作品
以上参考
创作特点
主题
爱玛·多诺霍创作的小说里有近一半是历史小说,如《套模面具》、《封口信》等。而爱玛·多诺霍亦是一位出柜的女同性恋,其早期的小说如《头巾》讲的是女同性恋之间的恋情的小说。她也写过几本短篇小说集,其中的《亲吻女巫》则有点类似童话新编。
《房间》以一个名叫杰克的5岁男孩的有限视角以及12英尺长、12英尺宽的物理空间为立足点,讲述了一个19岁少女遭到绑架和监禁长达7年的故事。前半部分叙述杰克和母亲在“房间”的生活,后半部分讲述了杰克与母亲从“房间”逃脱、回到真实世界后的生活。或许,读者会因为母子二人成功地重返真实世界而深感欣慰;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母亲与杰克都曾经历过、并仍将继续经历性格的失衡与身份的迷失。作品充满了柔软的情感———被囚禁的母爱,是小说中最为动人之处。当她决定用孩子视角来写这个犯罪题材时,小说的文学价值就已经奠定了,何况她还写出了超越罪恶的母爱伦理。从杰克与母亲被囚禁,到她们逃出牢笼,最后重新融入社会,这三个过程,母爱给予了小杰克安全感,极具感染力。母子间无条件的亲情和信任,始终是他们勇气和信心的来源。各种层次的矛盾,都在母子亲情光辉的照耀下不断化解。最终,杰克逐渐摆脱了对“房间”的依赖感,而母亲也终于可以直面被囚禁的过去。
在小说《神迹》中,十一岁的女孩安娜·奥唐奈被当地人认定有特异功能,众多朝拜者纷涌而至,以求获得神佑。《神迹》是一个交织着爱与罪恶的故事,一场玩弄人性心理的悬疑陷阱。在丑恶迷信只顾体面的宗教世界里,甚至亲人的心都被虚伪的面子所蒙蔽,他们看上去对神虔诚,其实内心隐藏着一只恶魔,好在仍有一部分人坚持正义与善良。作者在这本书里把最丑恶的人性撕开来给读者看,也把来自陌生人的善良呈现给读者,在利益面前,最亲近的人也可能将你推入火坑,置生死于不顾;盲目从众的普通“看客”更像一股无形的潮水将你推向深渊。《神迹》中描写的那些披着宗教外衣的“虔诚教徒们”与鲁迅先生在《示众》中描写的“看客们”不约而同地道出了来自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冰冷。但不同的是,在《神迹》这本书中冰冷的面具包裹之下,隐藏着人间至爱。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那位掌握着三人命运的修女选择了善意,使得全书扑朔迷离的剧情在最后得到救赎,小女孩安娜·奥唐奈重获新生。
风格
爱玛·多诺霍的长篇小说《房间》尽管取材于2008年奥地利的弗雷泽尔案,但作者没多写那个变态父亲,没写虐待的残忍过程,没写血腥的暴力,甚至连争执都很少。新闻中让人战栗的细节和罪恶,没有在小说中出现。作者写了一个孩子,一个生于长于地下室的小男孩。小说完全脱离了案件阴郁肮脏的氛围,而是以母爱和童真照亮了那个被人性的黑暗囚禁着的空间。直面书写罪恶自然震撼,但从罪恶中发掘善与爱的火种,即使微暗,价值更大。多诺霍没有将当事人作为叙述视角,按常规去重述案件,去表现这个性奴女子的悲惨遭遇,而是独辟蹊径,通过生于地下室的小男孩的视角,去描述母子俩的囚禁生活,以及受害人重返社会后的自救过程。
多诺霍说,讲述一个有点恐怖故事的真正价值,在于照亮那些正常的和普遍的。为了淡化罪犯的暴虐和受害者的苦难,多诺霍特意选取了以小孩杰克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杰克对世界的认识来自母亲的善意谎言,通过他的眼光审视人们日常的行为和习惯,多了几分新奇和陌生感,少了些焦虑和痛苦。因此,对于母子被禁闭的痛苦和出来以后重新面对社会的压力,只是通过杰克懵懂的观察一带而过,没有深入展开。多诺霍选择了主动放弃,体现的是作者的创作旨趣。
获奖记录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爱玛·多诺霍曾直视黑暗,带回一件文学价值不亚于圣母与圣子的伟大作品(《房间》)。(《爱尔兰时报》评)
同作品的阴郁黑暗不同,爱玛·多诺霍本人性格开朗阳光。她爱笑,肢体语言丰富;她热爱红色——红发、红衬衫、红腕表。(《出版人》评)
爱玛·多诺霍的小说风格迥异,以至于读者都怀疑它们是否出自同一作家。多诺霍不是一板一眼地讲故事,她的文笔清晰明畅,故事发展的节奏拿捏得恰到好处,他就想一个懂得如何调动读者胃口的“厨子”,她掌勺的“菜”,煎炒蒸炸炖俱备,酸甜苦辣咸全有。最值得一提的是,多诺霍具有出众的幽默才能,她总能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尽的快乐。(李玉瑶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2 16:3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