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炭疽病
植物病害
芒果炭疽病是由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芒果的病害。主要为害幼苗和成株的嫩叶、嫩梢、花序和幼果。在叶上,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黑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未熟的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部分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
病原特征
芒果炭疽病病原为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学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真菌。有性世代为围小丛壳(学名:Gjomerella cingulata),属子囊菌亚门、球壳目真菌。在芒果果实上产生的一般都是无性态。菌丝体着生于寄主组织或基质内,分生孢子盘寄生于寄主植物角质层下表皮内或表皮下,分散或合生,褐色或黑色,直径为100—300微米,刚毛少,隔膜1—2个,深褐色,(64—71)微米×(5—6)微米。分生孢子梗无色至褐色,具分隔,基部分枝,光滑,(12—24)微米×(4—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单孢,直、短圆柱状或镰刀形,薄壁,表面光滑,端部钝,(11—18)微米×(4—6)微米,内含1—2个近透明的油滴。分生孢子萌芽时形成1—2个隔膜,每一个细胞都长出1个芽管。在接触固体界面时菌丝或芽管顶端常产生附着孢,褐色,边缘整齐或瓣状、壁厚,分生孢子可多次萌发或再产生附着孢,且附着孢在侵染中起重要作用。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pH5—6,相对湿度在95%以上,在小于5℃和大于35℃条件下菌丝均不能生长。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5—28℃,湿度在80%以上,其萌发最适温度为28—32℃,芽管生长最长的温度在23—28℃,相对湿度在95%以上。分生孢子在湿度低至62%时可以存活7—14天,但是当湿度达到100%时可再萌发。
图注:A.分生孢子盘剖面;B.分生孢子梗;C.分生孢子;D.子囊壳剖面;E.子囊;F.子囊孢子;G.附着胞。
为害症状
芒果炭疽病主要为害幼苗和成株的嫩叶、嫩梢、花序和幼果。病叶初期出现褐黑色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呈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病斑常破裂和穿孔。重病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最后干枯脱落,留下无叶的秃枝。染病嫩枝产生黑褐色病斑,表生许多褐黑色小点;病斑扩展环缢枝条时病部顶端枯死。花序感病后,在花梗上初现褐色或黑褐色小斑,扩展形成圆形或条形斑。严重时整个花序变黑干枯,花蕾脱落,凋萎枯死。未熟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感病,初期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中央稍凹陷,潮湿天气下,斑上产生粉红色孢子堆。有时病斑联合,果面变黑。病部果肉初期变硬,后期变软腐料。有的病斑果皮燥裂、果肉僵硬,最后全果腐烂。
分布范围
芒果炭疽病分布很广,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海南发生最重。在中国以外,美国佛罗里达州早在1893年就报道有该病的发生,以后在印度、巴西、菲律宾、泰国、秘鲁、圭亚那、波多黎各、古巴、特立尼达、印度尼西亚、刚果、西非、马来西亚等国均有该病发生的报道。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孢子堆在田间病株及地面的病残物包括病叶、病枝或落叶、落枝上越冬,是次年主要的侵染来源。在高湿条件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雨水、风和昆虫传播、从寄主伤口、皮孔和气孔侵入,潜育期为2—4 天。病菌在幼果期侵染,多数为潜伏侵染,采收时外表似乎健康的果实在贮运期才大量发病。每年5、6月开始,在嫩梢期、开花至幼果期,遇到潮湿天气,分生孢子遇雨分散,随雨滴飞溅形成初侵染。在枝叶上形成的病斑还可以再次产生分生孢子,造成二次侵染,所以病害侵染是多循环式的。
流行规律
芒果炭疽病的发生、流行与品种的抗病性、物候期、菌源数量、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芒果炭疽病的流行条件为:在芒果开花、幼果和嫩叶的感病期间,连续出现降雨和高湿天气,平均温度在16℃以上,旬降雨7天以上,相对湿度在90%以上。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40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