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田
生产芦苇的土地
芦田亦称“芦课地”、“苇课地”。生产芦苇的土地。旧时民田名称之一。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均有。芦田又有稀芦、密芦、上地、中地、下地、草地、泥滩、水影滩等名目的区别。清光绪十三年 (1887年) 丈量芦田,具鱼鳞图册,计田约1000万亩。芦田课额,视其瘦腴不同而异,按顷亩起科,由州县征解,或征银,或征粮,各地不同。
土地制度名。清代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有滨江之沙洲地,民以植芦为业,称为芦田。经耕治多年者, 亦可种植稻麦。清制,芦田亦按则纳课,称为芦课。又因芦田滨江,常有坍涨、沙压之虞,顺治五年(1648) 定芦田每五年丈量之例,称为“大丈”。每届大丈之期,由巡抚遴委道员勘丈,遇有坍涨,则以涨补坍;如有余,则另升科;不足,则申报开除。洲地塌坍,业主可随时报官勘明注册立案,俟遇有淤涨新地,按报坍之先后拨补。有课之田尽先, 有余再补无课之田,再有余则招民认垦,按则升课。顺治十年,令芦课钱粮归并地方官管理。参见“芦课”。
参考资料
芦田.中华文史网.2013-11-05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8 23:3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