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刁柏茎枯病是由天门冬拟茎点菌引起的、发生在
石刁柏的病害。主要为害茎秆、嫩笋以及侧枝和拟叶。茎部初生病斑为纺锤形或线条状暗褐色斑,周缘水渍状,随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中央赤褐色凹陷,其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病斑绕茎一周后,茎干枯,似火烧状。
石刁柏茎枯病病原为天门冬拟茎点菌(学名: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属
半知菌亚门、球科孢目、茎点菌属
真菌。
分生孢子器形成于子座中,单生或2-3个聚生,扁球形至近球形,黑色,孔口突出,靠近孔口处壁厚,直径75-225微米。潮湿条件下,大量的
分生孢子从孔口溢出形成乳白色孢子角,干后呈黄白色或污白色。该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三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口型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内有明显的油球2-3个,多数为2个,分布在孢子的两端,大小为(5.0-12.5)微米×(1.75-3.75)微米,平均为7.5微米×2.5微米;β型孢子线状至披针状,偶有钩形或波浪形,无色,无分隔,孢子内无脂肪球,大小(17.5-26.0)微米×(1.0-2.0)微米;中间型的孢子,大小(12-16)微米×(2.5-4.5)微米。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初为白色絮状或绒状,边缘齐整,后转为灰绿色或淡黄绿色,菌落下面的培养基淡褐色至黑褐色,形成黑色子座并溢出乳白色孢子堆。
菌丝生长适温为24-26℃,低于15℃或高于33℃停止生长,pH值5-10范围内可生长,最适pH为6-7。
石刁柏茎枯病主要为害茎秆、嫩笋以及侧枝和拟叶。幼茎出土后5-7天即可显症,出现褪绿的水渍状斑,生长受阻或引起嫩茎腐烂。茎秆受侵染后,在气温低或高温干燥条件下出现扩展惶的褐色小斑,在中温高湿条件下表现扩展速度快的急性型病斑。定型的慢性型病斑长椭圆形或梭形,病斑小,边缘清晰,褐至黑褐色,中间凹陷,不出现或偶有稀疏几个黑色小粒点。急性型病斑扩展快,边缘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长度从几厘米至十几厘米不等,中间黄褐色至灰白色,微凹,其上密生灰黑色至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潮湿条件下,病斑边缘处有灰白色绒状菌丝。病菌很快侵入木质部及茎秆髓部,导致茎秆中空易折,上部枯死。侧枝及拟叶受侵染,病斑淡褐色,很快环割侧枝,病斑及拟叶枯死,散生黑色小粒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分生孢子在病残株上越冬,由田间或堆积在田埂上的枯老病残株上的分生孢子器遇高湿条件下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侵染,成为次年主要初侵染源,茎、枝及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雨水沿茎枝向下流,引起茎基部发病,经反复侵染后引起流行。
病害流行取决于温度、湿度、降雨量和石刁柏植株营养生长阶段的配合。幼茎出土盛期,气温20-30℃,多雨重雾,田间湿度大,病害即可流行。随幼茎出土时间延长,茎秆组织木栓化程度增加,抗侵入能力提高,但植株顶部的新枝嫩叶则易感病。栽培方面,
套种棉花、玉米、大豆、山芋及芝麻等作物有利病害发生及流行。氮肥施用过量,磷、钾肥不足导致植株抗病力下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以及植株生长过高过密等有利病害发生流行。此外,投产的采笋田和育苗地、不采笋田相邻或混杂也将加重病害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