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贵州省纳雍县传统舞蹈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贵州省纳雍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传说远古时期,苗族祖先大迁徙,途中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乡亲们开辟一条通道,就用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
“滚山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进各种技巧,不断完善。到1989年,芦笙舞“滚山珠”由以往的单人表演发展成为6至8人同时表演的舞蹈。
文化特征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民间舞。表演时用6支长约20厘米的铁制梭镖头,镖尖向上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装满水摆成圆圈代替梭镖亦可。表演者手执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棱镖或水碗翻滚,表演的技巧性强,且异常惊险。表演者手执六管芦笙,头戴箐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吹奏着世代传承的芦笙舞曲,围绕梭镖或盛满水的碗进行舞蹈表演,时而以头为足,芦笙舞步与技巧运用难度随表演进程不断增加,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出万难的惊险场面。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滚山珠”艺人,分散在民间,各谋生路。在众多的上过北京、出过国门表演的演员中,尽管对“滚山珠”艺术热爱依旧,但由于平时演出少,没啥经济收入,于是纷纷离队,女演员远嫁他乡,成家生子;男演员则因为养家糊口等生计原因,不得不另谋生路。苦苦坚持操演的人少之又少。
传承人物
王景才,男,苗族,1968年生,贵州纳雍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苗族芦笙舞(滚山珠),贵州省纳雍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纳雍县文物(非物质文化)管理所获得“苗族芦笙舞(滚山珠)”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苗族芦笙舞(滚山珠)”项目保护单位纳雍县文物(非物质文化)管理所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表演
1994年,纳雍县“滚山珠”表演队赴加拿大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友好访问演出。
1995年10月,纳雍县“滚山珠”表演队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民族民间体育运动会。
2012年8月,王景才带领弟子参加“2012年中国·青海西宁国际原生态舞蹈暨现代舞艺术节”。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4:06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文化特征
参考资料